第A08版:走近人大

栽好营商环境这棵参天梧桐

法治助力弘扬契约精神

人大聚焦

本文字数:1961

第二届进博会的服务志愿者中出现了检察干警们的身影

◆作为全国首家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于2018年8月21日正式挂牌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正所谓梧桐栽好,凤凰自来,而要栽好营商环境这棵参天梧桐,离不开法治的助力。日前,在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十五次会议上,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所做的关于加强司法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的报告,让人对于上海的法治营商环境备感信心。

对企业家不再“一捕了之”

本市司法系统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感。

上海检察机关积极贯彻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慎用逮捕强制措施,防止构罪即捕、入罪即诉,对企业人员依法不批准逮捕832人,其中因社会危险性不大不批准逮捕292人,不起诉196人,其中因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157人。

检察机关通过依法履行羁押必要性审查职能,强化公开审查,积极促成涉罪企业家主动退赃、补缴税款、认罪认罚、赔偿被害人,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共对40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建议变更强制措施被采纳,防止“一捕了之”。

他们加强追赃挽损,协调有关部门通过涉案账户冻结、强化资金流向协查、易贬值易损毁财物先行处置等方法,积极为被害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如在办理一起诈骗案时,全力开展境外追赃和赔偿工作,为一濒临破产的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800余万元。

聚焦企业家普遍关心的问题,高院出台了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实施意见,从依法保护企业家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知识产权、自主经营权、有效防范涉企业家产权冤错案件等方面全面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意见》发布后,企业界反响热烈。经过一年的实践,上海高院于今年年初发布了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十大典型案例,涉及刑事、民事、商事、金融、执行、涉外等各个领域,集中展示了上海法院在审判工作中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司法原则和政策。

“执行合同”弘扬契约精神

在某从事小额贷款业务民营企业与某汽车贸易公司一案中,双方签订了《商用车回购担保合作协议》,属于新型担保金融创新行为。该案审理中,法官充分尊重和保护市场主体的契约自由,准确把握这类新型交易模式下的合同效力和性质,并明确了合同执行条件,保护了诚实守信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这个案件是上海“执行合同”有力的缩影。记者了解到,“执行合同”是我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位居世界前列的指标,最新报告显示,我国“执行合同”指标上升1位,位列全球第5位,这也是上海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强项优势。今年1-9月,上海法院共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41.7万件,同比上升8.87%。审理各类合同纠纷30.2万件,对绝大多数案件依法认定合同有效,有效制裁违约欺诈行为,维护诚信交易秩序。如审理各类涉外民商事案件4214件,审结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案件。审限内结案率99.17%,一审平均审理用时39.11天,平均执行用时62.81天,解决商事纠纷的时间、成本、司法程序质量指数等指标居于全球领先水平。

依法严惩犯罪提升“安全感”

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安全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为此,上海司法系统依法打击侵犯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犯罪,促进公平竞争、健康发展。

据市检察院介绍,检察机关严惩妨害企业生存发展犯罪。依法严厉打击强迫交易、非法经营、合同诈骗等扰乱市场秩序犯罪,2019年以来批准逮捕629件1176人,同比上升50.8%和88.5%,提起公诉586件1142人,同比上升49.1%和47.2%。

同时,深挖侵害市场主体财产的内部“蛀虫”,对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案件批准逮捕253件336人,同比上升42.9%和48.7%,提起公诉286件430人,同比上升58%和79.2%。

通过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职业索赔人”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实施敲诈勒索案件,重点打击“敲墙党”、“餐消联盟”等涉恶案件。突出“套路贷”、非法“现金贷”等打击重点,铲除经济领域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批准逮捕318件666人,提起公诉112件275人。依法从严从快打击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犯罪,对虚假出资、违规披露重要信息、虚假破产等案件批准逮捕64件86人,提起公诉48件87人。坚决打击商业贿赂犯罪,增强投资兴业的“安全指数”,批准逮捕59件78人,提起公诉43件81人。

上海还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对侵犯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着力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成本低的问题,批准逮捕291件574人,同比上升140.5%和185.6%,提起公诉236件460人,同比上升58.4%和104.4%。本市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保护,积极搭建东方美谷知识产权“法网平台”,160余家入驻企业通过该平台录入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举报信息,推动形成打击合力。发布上海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检察对策和建议。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A08 法治助力弘扬契约精神 2019-11-20 2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