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出商圈、楼宇,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办公的企业与白领就能在身边的“法律服务便利店”,享受一站式专业法律服务。
今年7月,这个全国首个商务楼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恒隆广场设立之初就备受关注。近4个月来,工作站运转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实效?
笔者了解到,自今年7月22日成立以来,工作站每周两天在中午安排公益律师值班,目前已累计服务56个小时,接待白领26人次,此外还组织开展各类法宣活动11次。与此同时,还呈现“溢出”效应,提升了白领参与楼宇自治的积极性,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规划,未来,工作站还将引入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仲裁、市场监督管理、综治、消防等部门力量,为企业和白领提供更多项目的公共法律服务。
【探索】
加上最后一块“拼图”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地处上海市中心,辖区楼宇白领总数近10万人,商务楼宇42幢,其中年税收亿元楼11幢,占全区亿元楼的五分之一,企业和员工对法律服务、法治营商环境的要求逐年提升。
根据南京西路街道近期在辖区375家楼宇走访中得出的数据,提出营商环境需求类的问题达到34条,法律服务是其中重要环节。
“我们发现,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尤其在楼宇白领中,希望选择通过律师咨询来寻求矛盾调处和法律帮助的人数近年来呈直线增长。”静安区南京西路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营商环境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诉求的多元化和专业化也日趋明显,他们对便捷、专业、全面的法律服务的渴望也越发迫切。
尽管目前静安的公共法律服务已覆盖至居(村),但面向企业以及朝九晚五上班的白领的公共法律服务目前相对缺乏。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责任务。近年来,司法部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如何更好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和白领提供便捷专业的法律服务?静安区司法局和南京西路街道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共同创新性地将工作站引入商务楼宇。
2019年7月22日,静安在恒隆广场设立全国第一个商务楼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覆盖加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已累计开展法律服务56小时 接待白领26人次
工作站改变了以往法律服务单一的形式,通过律师、警官等专业人员入驻商务楼宇的方式,推动了法律服务的专业化,受到白领欢迎。在律师的接待过程中,有前来咨询劳资纠纷的,有咨询婚姻家庭的,也有咨询比特币及公司股权变更等事宜的。
一个周二的中午,有白领前来咨询关于教育培训机构的加盟店预收费用后跑路,无法退款的问题,律师在仔细听取白领的情况介绍后,为其梳理了相关的法律关系、民事主体、法律规定等问题,并就其如何退款等权益保障的问题给出了法律建议,并进行了预付卡的风险提示,获得白领肯定与道谢。
笔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工作站已经开展法律服务累计56个小时,接待白领26人次,工作站组织开展各类法宣活动11次,“法治南西”抖音号受关注度持续增加。
同时,工作站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也更加精细化。针对楼宇白领,尤其在劳动合同的签订、公司设立的规则、虚拟货币的知识等方面,为楼宇白领提供了专业、细致的讲解。工作站成立以来,前来参与白领法治小课堂的人数达到100人次,发放楼宇法律知识宣传册300余本。
公共法律服务也更加社会化。工作站通过社会广泛参与的方式,由社会组织的律师志愿者担任主要演员,定期推出抖音法治短视频,在楼宇白领中迅速产生裂变传播效应,提高法治宣传社会性,营造法治营商氛围。工作站成立至今,抖音号累计浏览量已经达25000人次。
4个月来,这一为商务楼宇企业和白领提供法律服务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发挥了示范效应,已经成为了南京西路街道的法治品牌。
【成效】
“溢出”效应:提高楼宇自治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工作站的设立,还带来了“溢出”效应,不仅提升了白领参与楼宇自治的积极性,还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据介绍,设立商务楼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有效填补了白领公共法律服务这一空白,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覆盖,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工作站成立后,南京西路社区的楼宇白领以商务楼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站点,参与法治建设、提高楼宇自治,大幅度提升了依法治区工作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南京西路作为上海的顶级商圈,营商环境更应该不断优化,精益求精。商务楼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设立,为楼宇企业、白领提供了一家身边的“法律服务便利店”,满足各方在工作、经营等方面的法律需求,能有效提升楼宇的法治氛围,优化营商环境。
“商务楼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设立是在商务楼宇中尝试构建新的社会治理平台,将政府职能、社会力量、公共资源等有效引入商务楼宇中,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平台上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南京西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做法】
综合性、一站式专业服务窗口形成公共法律10分钟服务圈
首个楼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位于恒隆二期六楼“白领驿家”内,为了方便白领,服务时间设置在每周二、四12点至14点,即白领午餐、休息的时间。
工作站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的功能定位,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社会化、品牌化”的法律服务,实现将各类公共法律服务集中进驻,打造直接面向商务楼宇企业、白领的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型窗口。“我们希望把法律服务送到企业、白领身边,让法治理念深入商务楼宇。”相关负责人表示。
要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专业团队必不可少。早在2013年,南京西路街道就指导成立了“上海静安区福民法律服务中心”,也是静安区第一家综合性社区法律专业服务机构。该中心汇聚了27名来自十家律师事务所的中青年律师,他们分别擅长房屋交易及合同纠纷、婚姻家庭、劳动仲裁、涉外案件等不同纠纷类型,执业经验丰富。近年来,福民法律服务中心为商务楼宇企业和白领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法律服务。
此次,工作站就邀请了“福民法律服务中心”的理事长姜涛律师作为总站长。来自福民法律服务中心的25位优秀律师担任日常法律咨询律师。
同时,还设置公共安全顾问1名,由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的黄奕警官担任;法治宣传大使3名,分别由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交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陈栋警官、南京西路派出所的於其杰警官、方达律师事务所的唐奇儿律师担任。
据介绍,工作站采用“3+X”职能建设模式。“3”为法律咨询、矛盾化解、法治宣传等基本职能,在公共法律服务中起主导作用;“X”为拓展职能,可根据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及商务楼宇现实需求引入更多内容。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辖区内10万白领及42幢商务楼宇内的企业,南京西路街道将按4个片区分别设立4个商务楼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每个工作站服务范围覆盖周边10幢左右的商务楼宇,形成了“公共法律10分钟服务圈”,实现对辖区42幢商务楼宇的全覆盖。
“结合楼宇白领的生活工作习惯,我们还创立了‘法治南西’抖音号、楼宇白领法治小课堂和公共法律服务邮箱。”南京西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白领们除了当面咨询律师获得法律服务以外,还可以通过关注抖音号、听取小课堂讲座、发送邮件等方式进行法律咨询和法律学习,更加符合白领们的实际需求。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