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叶荷
本报讯 作为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直通车”,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切实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举措。日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交流推进会在古北市民中心举行。记者获悉,上海首批1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运行三年多,大力提升了立法质量。目前,第二批联系点已在谋划,未来有望在上海各区全覆盖。
据了解,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充分发扬民主、畅通民意、集聚民智、接地气听取基层单位和群众对立法及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切实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举措。自2016年7月至今,常委会首批设立的十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已运行三年多时间。据统计,各联系点累计提交立法建议近2000条,参与全国性法律、地方性法规制定和修改工作,以及年度立法计划编制等30余项。各联系点平均就每件法规草案提出了17.4项建议。各联系点组织座谈会、论证会和研讨会等近200次,组织调研活动近50次。三年内各联系点提出立法建议被采纳量达50条。
同时,各联系点还通过书面征求意见、协助市人大常委会赴点组织座谈会以及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形式积极为本市立法工作建言献策。如,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反家庭暴力相关立法方面,以及七宝镇人大主席团联系点在《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制定过程中所发挥的桥梁作用。
据悉,上海市人大法工委下一步将积极推动联系点的优化和充实工作。目前,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和各区人大常委会正有序推进联系点候选名单申报,基本做到联系点在各区全覆盖,并适时启动第二批联系点的扩点工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