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金勇
为保障小区业主饮水卫生,物业工作人员会定时清洗楼顶水箱。但清洗时如果不注意细节,就可能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纰漏。比如排水管不畅,水箱的水就会溢出来,一旦漏到楼下业主家里,很容易产生纠纷。
普陀区桃浦镇调委会就调解了这样一起纠纷。调解员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最终物业方与业主达成了和解,化解了纠纷。
各执己见不退让 耐心调解化纠纷
武威路某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在清洗楼顶水箱时,没注意到排水管出现堵塞,排水不畅,溢出的水漏到了顶楼业主房中。由于漏水情况比较严重,家中屋顶、墙壁、家具、地板、床铺和衣物都不同程度受潮、受损,严重影响该户人家的正常生活。
物业得知发生漏水情况后,立即采取了相应补救措施,并在第一时间关闭了水阀,防止漏水现象进一步扩大,并派人协助受害业主清理房屋,尽量减少损失。物业还向业主当面赔礼道歉,答应为业主重新粉刷屋顶和墙壁。但在具体的经济赔偿方面双方却无法达成一致,物业经理只好前往普陀区桃浦镇调委会寻求帮助,希望能调解这一纠纷。
调解员在与双方进行初步沟通后,在第一次面对面调解中,由于双方对赔偿金额以及修复方式都有较大的出入,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双方固执己见,都不退让。面对僵局,调解员毫不气馁,在短短一个星期内,3次上门与业主沟通,并一直在做物业方面的工作。调解员告诉业主,物业方面本意是为了大家饮水卫生而清洗水箱,不小心造成了现在的不好结果,但绝不是故意为之。在与物业方面交流时,调解员希望对方换位思考,“如果漏水的是自己家里会怎样?”调解员不厌其烦地耐心劝说双方各让一步,出现问题后应相互理解、和谐相处、合理解决。
这样反复的调解,终于让双方都同意各退一步。物业方面答应赔偿业主家里因漏水遭受的各种损失1万元,并承诺在一个月之内修复业主家中受损的屋顶、墙壁、地板、床铺等,并主动承担所有修复费用,再次当面赔礼道歉。业主感受到了物业方面的诚意,最终接受了对方提出的经济赔偿和道歉,双方握手言和,既往不咎。这起纠纷终于圆满妥善调解成功。
【点评】
调解员平时在调解工作中,应当注意多收集调解信息,形成小事不漏、大事不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把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以达到维护社会和谐的目的。每年不定期地请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来社区,给小区居民讲解法律知识,以法释理,以理服人。遇上各类纠纷,调解员必须牢记“细心、耐心”四个字,要耐心地听取双方当事人的述说,仔细了解他们的诉求,掌握他们的心理,从而知道他们真正的想法,才能最终达到调解的目的。
调解员的职位不高,但肩上的责任和担子却不轻,离开了责任心就不可能做好调解工作。在调解工作中,调解员必须紧跟形势、不断创新、开拓思路,同时依法调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妥善化解双方当事人矛盾,如此才能达成创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社会的目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