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基层调解

社区小纠纷引发邻里大冲突

徐汇区龙华街道调委会背对背调解化解纠纷背后的心结

本文字数:1980

资料图片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小区喂猫时被路过的狗吓到,原本只是一桩很小的事情,然而本就存有嫌隙的两位邻居却因此爆发口水战,而护母心切的儿子又因此怒气冲天找上门殴打对方。徐汇区龙华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介入此案后,“背对背”组织双方调解,最后从情理与法理的角度帮助双方分析利弊之后,促成了和解,也化解了邻居之间常年存在的疙瘩。

今年3月的一天,方某在徐汇区龙华街道某小区单元楼门口喂猫时,恰逢对门邻居孙某的母亲带着宠物狗路过,正在吃食的猫咪因此受惊,双方便为此发生了口角,在楼道内开始互骂。

方某回家后,孙某母亲继续在楼下叫骂,不甘示弱的方某也在楼上继续着这场骂战。孙某见状护母心切,情急之下踹了方某的门,并叫嚷着威胁要打方某。

方某开门后,还是不依不饶,嚷嚷着“你敢打我?”孙某气不打一处来,冲进方某房间用右手照着方某左眼眼袋和眼角位置打了一拳。经司法鉴定,方某遭受外力作用致眼部挫伤、面部软组织创伤,均构成轻微伤。

为此,方某要求孙某赔偿医药费、交通费、营养费、精神赔偿费、后续治疗费用,总计4万元。双方就此事自行协商未果,均提出调解解决。

【调解】

标本兼治

“背对背”组织调解

徐汇区龙华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在初步了解情况后发现,方某与邻居孙某一家之前就有矛盾,致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双方互不搭理,矛盾层层累积才引起了此次的爆发。调解员意识到,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调解此次纠纷,需要标本兼治,既要普及法律知识,使孙某完成赔偿责任,更要努力化解深层矛盾。

调解员了解到,在申请调解时,孙某已将1万元医药费现金垫付给方某,并上门赔礼道歉。由此可知,孙某已经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其参与调解的态度是端正的。于是调解员决定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首先与孙某进行谈话,深入了解其调解诉求。

调解员向孙某告知了《民法通则》中关于人身伤害的法律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方某因遭孙某殴打造成轻微伤,孙某理应尽到赔偿责任。况且方某年事已高,又为女性,而孙某正当壮年,且先动的手,以强欺弱,从道义上来说也实在理亏。

听到这里,孙某感到十分愧疚,坦言自己不该一时冲动,这几天都在反思自己,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为不理智的举动负责,希望在调解员的帮助下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见到孙某如此态度,调解员顺势问道孙某是否对方某提出的赔偿金额有什么顾虑,孙某也向调解员坦诚地表示自己愿意支付赔偿费用,但具体金额需要方某提供相关证明,由调解员进行公证,并且方某需承诺不再提起诉讼。

从法理角度

帮助分析利害关系

随后,调解员联系了方某,向她转达了孙某的相关要求,并向其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方某为受害方,在法律和道德的角度,都是占优势的,如果方某能提供有理有据的赔偿证明,调解员非常愿意进行公证,那么方某也能顺利获得相应的赔偿金额,在居住的小区里,方某也将给邻里留下一个讲道理、宽容的好印象;而如果方某漫天要价,或者获得赔偿后继续上诉,那么不仅会把矛盾越闹越大,使自己一时拿不到赔偿,而且在邻里之中,方某的口碑也将受到影响。

听了调解员的这一番分析,方某开始考虑两种做法的后果,权衡当中的利弊,最终表示可以提供相关证明,协商赔偿金额,并且自己也不想上诉,把事情闹大。看到方某态度有了转变,调解员抓住机会,接着劝解,方某与孙某母亲都已经上了年纪,对以往的矛盾都应该看透了,只是没人愿意踏出第一步,所以导致矛盾的“雪球”越滚越大。若此事能妥善解决,那么对双方今后的生活都将有百利而无一害。听到这里,方某当即表示自己被这段糟糕的邻里关系困扰已久,谁都希望生活在一个睦邻友好的和谐社区里,希望调解员能帮忙从中调解。

于是,调解员将双方一同召集到了调解室,并由双方彼此表达了自身态度。孙某再次对方某表达了歉意,并表示只要此事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今后绝不主动和方某起冲突。方某也对孙某表示了谅解,承诺只要孙某能尽到赔偿义务,今后就不会上诉,并且也会努力改善邻里关系,尽己所能不与对方起冲突。最终,在调解员的公证下,孙某一次性赔偿了对方。

【点评】

本纠纷是典型的因矛盾累积发酵而爆发的邻里纠纷。该纠纷能够调解成功结案,与调解方法的恰当选择密不可分。

首先,调解员通过对法律和情理道义的分析,确定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使当事人能够清晰了解到自身过错,是本次纠纷调解成功的前提条件。

其次,调解员通过对当事人过往矛盾的了解分析,知道此次纠纷虽是由日常琐事引起,但其背后的积怨却是长久深层的。只有挖掘出深层矛盾,加以妥善解决,才能为调解的成功断除后顾之忧,防止此次纠纷给今后的生活埋下更大的隐患。

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调解员从正反两方面对其作出的选择进行理性分析,向其阐明其中的利弊关系,引导其经过权衡,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基层调解 B02 社区小纠纷引发邻里大冲突 2019-11-26 2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