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情感档案

妈妈,为什么我们总是相爱相杀

本文字数:4007

贰柒 制图

  □口述:刘刘  记录:林可依

从小,刘刘就是那种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也一直都是母亲的骄傲。高考时,她顺利地考入了上海的一所985大学,因此,母亲越发觉得脸上有光。

工作多年,刘刘靠自己的努力,在上海拥有了两套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个人问题却至今未能解决。于是,原本以她为傲的母亲开始觉得不满,甚至羡慕起曾经远远不及刘刘的亲戚家的孩子。

刘刘为此和母亲的关系越来越差。母女俩见面就要吵架。但即便如此,母亲仍会定期从老家出来照顾刘刘的生活。只是,每次过不了多久,就又以母女争吵,母亲愤而回老家结束。刘刘说其实她并不想和母亲闹得这样僵,也知道母亲其实很爱自己。但是,两人却总是处理不好关系,相爱相杀的戏码反反复复地在上演……

从小我就是“别人家孩子”

我的老家在江西的一个小城市。虽然偏远,但我家中条件不错,从小衣食无忧。那时,父亲在部队当兵,母亲在铁路工作。因为父亲不在身边,只有我和母亲朝夕相处,那时,我们母女感情还是很不错的。

小时候,我就喜欢天天野在外面,和家属大院的孩子们一起玩。我妈也不太管我,只是到了吃饭时间不忘喊一声:“回家吃饭了。”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后,我进入了小学。因为天资还算聪颖,所以读书对我来说是挺轻松的一件事儿。

虽然不太用功,但我的考试成绩却总是排在班级的前三名,深得老师的喜欢,也深受周围孩子家长的羡慕:“看看人家刘刘,成绩怎么就那么好?你就不能向别人学学?”经常听到别人的父母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我耳朵都快听出老茧来了,自己倒没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但是我妈每次都很得意。

后来,我又相继考取了本地最好的初、高中。在我上初二那年,我妈就提前退休了。一方面是她本身身体就不是很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照顾我的生活,保障我的学习。

从那时开始,我就被“剥夺”了玩的权利。每天的任务就是拼命学习。我妈给我定下了目标,好好学习,将来考重点大学。在别人眼里,我成绩那么好,不考个好的大学怎么行呢?那样,我妈会觉得脸上无光。于是,为了妈妈的心愿,我收起了玩心,变成了一个安静、斯文,整天只知道围着书本转的淑女式小女生。

我再次成为我妈的骄傲

当然,我妈也为我付出了很多。我每天看书学习到深夜,她就陪我到深夜。为了给我加强营养,她天天变着法子地给我做各种好吃的。

那时,父亲已经从部队转业回来,在机关当公务员。在我妈的要求下,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去田间、池塘里抓黄鳝、青蛙,回来让我妈做给我吃。我还记得那时我妈还经常背个木桶去牛奶场直接挤新鲜的牛奶回来给我喝。

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我的体重一度飙升到了130多斤,成了一个小胖妹。但令人欣慰的是,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这让我妈尤其骄傲,觉得她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毫无意外地,高考那年我考上了上海一所很有名的985大学。这一下,我妈更成了整个家属大院的焦点,大家都羡慕她生了一个争气的女儿,我妈走到哪里,身边都有不绝于耳的夸赞声。

那时,我绝对是我妈的骄傲。

大学毕业后,我又考取了本校的硕士。因为我们学校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直接拿到上海户籍,于是,我几乎没费什么大力气便成为了新上海人。我妈也因此更加得意自己生了一个优秀的女儿。

也许是乐极生悲,就在我毕业后没多久,我妈在老家忽然被查出患了乳腺癌。为了让她得到更好的治疗,我催促她来上海动手术。那时,我妈虽然生病,心里却还是开心的。她说,幸亏我争气留在了上海,才让她有机会到上海来治疗。

其实,我自己心里清楚,我并没我妈想象的那样能干,那时我自己也刚刚参加工作,论人脉、资源我都没有。就连我妈动手术联系的医院,也还是我老家的舅舅托的他在上海工作的老同学。

我妈到上海后,经历了两次手术,说来也很惭愧,我那时因为刚工作,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自己又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所以也没条件让我妈住得很好,术后的照顾也是由我的几个阿姨、姨妈承担的。那时,我就暗暗想,等我将来条件好了一定要让我妈好好享享我的福。

我终于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上海的这么些年我一直都很拼。因为专业的关系,我经常要全国各地地出差,即使不出差,加班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情。虽然表面看着我每个月的收入都很高,但我自己心里清楚,这都是拿青春和健康换来的。

当然,这其中的艰辛我从来没和父母说过,我不想让他们为我担心。何况,就算我说了也没用,他们也帮不了我。我妈身体又不好,我只希望她能把自己的身体养好,那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在稍微有了一点经济基础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浦东买了一间房。虽然房子不大,还是二手房,但无论如何,我也总算有了自己的窝了。

有了自己的房子,我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妈叫到上海来住了一段时间。我就是想兑现当初对自己许下的承诺,让我妈好好享一下做女儿的福。

看我有了自己的房子,我妈也是很开心的。她每天在家里给我做饭、收拾家务,忙得不亦乐乎。我心疼她身体动过大手术,不想让她那么辛苦,她却说,她忙也忙得开心。只要心情好,身体就没问题。

又奋斗几年后,我又买了第二套房。因为觉得第一套房小了点,同时我也觉得固定资产多一点,心里也更踏实。我知道自己吃的是“青春饭”,现在年纪轻体力好,还能拼一拼,熬熬夜,出出差,还没什么大问题。但长此以往,身体肯定会出问题。如果不提前为自己做好打算,等到老了就来不及了。

我的能干让我妈特别自豪。毕竟,她周围的亲朋好友没有哪一家的女孩子能像我这样,靠着自己的力量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买下两套房的。我妈来上海也来得更勤了,一年中她总要来住上几个月,照顾我的饮食起居,同时也享受一下大上海的便利生活。

也许是因为太拼了,前年一整年,我竟然连着动了两次手术。虽然不是什么很严重的病,但我清楚,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情况会越来越糟糕。而且,我年龄也不小了,三十好几的人了,如果不及时为自己准备好后路,再过几年,就是想转行也来不及了。

于是,去年我狠下心来,放弃了高薪的工作,报考了相对轻松稳定的事业单位。因为我的名牌大学光环和这些年的工作经历,我顺利地被录取了。

我的生活一下变得规律起来。每天按时上下班,没有没完没了地加班,也根本无需出差,彻底告别了晨昏颠倒的生活,而且工作上也没有很大的压力。我感觉自己轻松了很多。

有了可以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多以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现在都有机会做了。我的生活很快又被安排得满满的。逛书店、听文化讲座、参观博物馆、约朋友吃饭、喝咖啡,参加各种手工制作培训班,利用假期和朋友一起出去旅游。我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非常满意。

明明彼此相爱,却偏要互相伤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开始被我妈嫌弃了。她经常在我面前唠叨,甚至她还羡慕我大姨家的表姐。表姐从小读书不怎么样,可是长得还不错,高中毕业后就在老家找了份稳定清闲的工作。后来嫁了个做公务员的富二代,比表姐大十多岁,还离过婚有个儿子。后来自己又生了个儿子,每天的生活就是照顾老公全家。可是在我妈的嘴里,表姐却是人生赢家,不但嫁了个好老公,年纪轻轻还有了两个儿子。我明白她的言下之意,就是嫌弃我至今没结婚,也没有孩子。

其实,我妈的话对我的打击挺大的。并不是我不想结婚成家,不想过普通人的正常生活。这么些年,我也相过亲、谈过恋爱,也有男生向我表达过好感。可是,最后都是不了了之。我承认我对感情的要求比较高,不想就为了结婚而结婚,更受不了别人把利益关系算得太过清楚。

曾经有个男生,我和他都快谈婚论嫁了,他妈提出房产证上不能加我名字。我本来不是计较的人,可是他妈这种斤斤计较的态度却让我难以接受,有一个什么都算得这么清楚的婆婆,我日子还会好过吗?而男生对他妈的要求言听计从更是让我担心,没有主见的妈宝男以后和他在一起我也不会幸福。

我也知道,她对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很不满,觉得我整天无所事事,把时间都浪费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有这些时间为什么不能去谈个恋爱,找个男人好好过日子呢?以前我还可以用工作忙来敷衍她的“逼婚”,现在我却找不出任何借口。她不懂我,不懂我很享受当下的生活状态。与其去找一个自己并不满意的人勉强凑合在一起,为什么我就不能单身一人,自由自在地过我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但我永远说服不了我妈。我也就不想说服。所以我们之间的争执越来越多,她看不惯我,我也不想听她的唠叨。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个人,现在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要吵,我觉得她是借题发挥,而她觉得我是大逆不道,竟然不听她的话,还要和她顶嘴。

每次,我妈都是兴致勃勃地来上海,给我带来很多好吃的,可是过不了多久她就开始看不惯我,在我耳边唠唠叨叨,最后,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和我大吵一架,然后提前结束行程,打道回府。等过了一段时间,她又开始想我,又带着大包小包来上海看我。好脾气维持不了几天,又旧病复发,为了一点小事和我大吵大闹,再次负气回家。

周而复始,让我觉得十分疲惫。其实,我并不想和我妈闹到这种地步,我总是怀念我小的时候,她照顾我,为我骄傲的那些日子,我发现我其实依然还是爱她的。我也知道,她其实也同样爱着我,但是一开口,却总是凶巴巴的。

手记>>>

加强沟通才能解决难题

也许,我们母女都是倔强的人。所以,只能以这样的方式相处。明明彼此相爱,却偏要互相伤害。母女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了。血浓于水,母亲给了孩子生命,那份血缘亲情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但是,事实却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和父母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亲密无间,互怼、互相看不顺眼甚至互撕的情况似乎并不少见。

有人说是因为代沟,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都普遍自私,她们不懂父母的艰难、辛苦,所以也不懂得体谅父母、关心父母。

其实,从人的本性来说,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都是天性,只是因为时代的变化,现在的孩子也许更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而作为父母,或许也少了那份去理解孩子,关心孩子所思所想的耐心。

所以,如何加强沟通,互相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只要放下身段,也许,主动把爱说出口并没想象的那么难。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情感档案 B04 妈妈,为什么我们总是相爱相杀 2019-11-27 2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