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脾气暴躁,与妻子黄女士每每遇到家庭琐事争吵不休后,就会动拳头,殴打对方。黄女士多次被打后,终于找到当地司法所,希望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
司法所干警了解相关情况后,与夫妻二人进行了约谈。干警对张先生进行了批评,并将相关法律法规向其解读,张先生一再保证不再家暴,在得到妻子原谅后,签下了调解协议。此后,司法所干警对黄女士进行了回访,得知张先生此后再也没有向她施暴,家庭也回复了平静。
多年暴力
无奈向法律求助
前段时间,黄女士哭哭啼啼地来到当地司法所,一脸委屈地向司法所干警讲述了她多年所遭受的家庭暴力。
黄女士与张先生系多年夫妻,双方经常因家庭琐事争吵不休,而丈夫张先生的性格非常急躁,有时候甚至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就会对妻子一顿暴打。但长期以来,黄女士因为孩子的原因一直没选择离婚,也因为自己不懂法没有选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前不久,夫妻俩又因生活琐碎问题发生争执,张先生一气之下又动手打了黄女士,无奈之下,黄女士前往当地司法所,希望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男人的拳头有多伤人,是没遭受过的人难以想象的,它不仅是身体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伤害。家暴一旦成了习惯,就像吸毒上瘾,难以自控。“那时候,我经常是正在做饭或者洗衣服,就会莫名其妙地招来一顿毒打,事后问他,他只说很后悔,也说不清楚是哪惹怒了他。到后来,我或许说上一句话,都会被揪住头发往墙上撞。后来我实在忍受不了了,想死的心都有了,每次都想跟他离婚,可是他每次都跟我求饶,因为我们还有个可爱的儿子,所以我始终下不了决心离婚。生活中,我每天都是心惊胆战的,睡梦中都会被吓醒。我本来是一个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的人,后来慢慢地在家也不愿多说话了,性格也变得很极端,这次我想通了,我想用法律武器来保护我的合法权益来调解离婚,不然真的会被逼疯的……”黄女士含着委屈的泪水哽咽着说。
释法明理
丈夫低头认错
为此,司法所干警专程约张先生来到司法所与黄女士面对面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在掌握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以《婚姻法》《刑法》《反家暴法》的相关规定告知张先生:家暴不但可耻而且违法,如果情节严重,还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司法所干警耐心地给夫妻双方做调解工作,讲法律,摆道理,说感情。最终,张先生保证再也不会对妻子使用家庭暴力,恳请黄女士给自己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并在司法干警的劝导见证下,现场签下了调解协议。黄女士也表示为了孩子,再给他最后一次机会。
签下了调解协议,司法所干警此后又对黄女士进行了回访,得知张先生的脾气收敛了很多,虽然偶尔还是会有口角,但已经没有再施展暴力殴打黄女士了。
“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因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家庭暴力在一般认知来看都是丈夫殴打妻子,绝大多数被害者开始因害怕‘丢面子’一味忍气吞声,被打后对方一道歉、一求情,便不了了之,于是这一现象得不到遏制。往往不是问题升级到一定程度,被害者都选择不对外声张,正因受害者的一味忍让,恰恰助长了施暴者的暴力行为。”法援律师表示,大多数家庭暴力都是在离婚案审理过程中才被发现,而这时受害者在身体或精神上所受伤害程度已经很严重了。
【调解心得】
遭遇家庭暴力后,建议受害者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方法一——验伤。拍照取证,到伤情鉴定中心验伤,可经法医进行家庭暴力伤情鉴定。
方法二——调解。找社区、妇联、司法等基层组织出面调解。
方法三——离婚。多次遭受家庭暴力或调解无效的,可通过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的方式申请离婚。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法律援助。
随着家暴入法,过去很多人认为的“家庭暴力是家庭内部的事”“清官难断家务事”等观念将得到改变。反家庭暴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协力,但用法律为家庭成员中的弱势群体撑腰,无疑将是预防和打击家暴犯罪坚实的力量。相关各部门必须联合出击,制定有效的工作方法,为家暴的受害者提供法律咨询、援助及心理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才能真正帮助受害者逃离家暴的魔爪,同时给予家暴者应有的惩罚。(金勇 整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