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新农村美丽蝶变恰逢其时。站在促进城乡深度融合的历史时期,宝山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与现代化滨江新城区相匹配的新农村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在同一时间,同向而行、同向用力,凝聚起全区代表和人民的力量,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履职担当,积极作为,与政府共同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凝聚社情民意建言献策谋突破
乡村振兴是关系民生福祉、关系宝山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长远大计。在今年初召开的宝山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如何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在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除了内部道路提升、公厕改造等工作,还要加大外围道路改建以及公交设施配套建设。”“乡村振兴计划,让资本进入稻田、让文化进入稻田、让农民变股民、让民房变客房,促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代表们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前期调研成果,积极建言献策。
王律峰等11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建议区人大常委会对宝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加强监督”的议案。这份沉甸甸的议案代表着广大乡村群众的呼声和心声。
代表们普遍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宝山区的一项宏大工程,建议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在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的安排使用上予以监督、支持,使宝山的乡村振兴工作始终在人大的监督中不断推进、不断发展,按照“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的总体目标,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作出示范,争先创优。
宝山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区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交付的“关于建议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加强监督”的代表议案的审议结果报告,决定将该议案列入区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计划,安排专题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及组织实施情况的报告,并要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议案提出的意见建议,做好议案的办理工作。
持续跟踪监督发力助推乡村振兴讲力度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场硬仗,为督促区政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宝山区人大常委会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找准工作切入点,用好方法,有的放矢,采取四个步骤,持续跟踪发力:
第一步,制定计划,确定监督重点。乡村振兴的专项监督工作不能“拍脑袋决策,想到啥是啥”“脚踩香蕉皮,滑到哪是哪”。对此,宝山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和《宝山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情况,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和制订了乡村振兴专项监督计划。
第二步,摸清家底,有的放矢。乡村振兴战略怎么实施?宝山乡村的实际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由谁解决、什么时候解决?政府职能部门怎么想、怎么干?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掌握清楚,专项监督就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对此,今年三四月份,宝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萍带队对宝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罗泾、罗店、月浦等三个重点镇开展深入调研,并多次前往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村塘湾村、聚源桥村、联合村、新陆村等了解情况,掌握了大量基层第一手情况;还先后赴区农业农村委、规划资源局、发展改革委等政府职能部门听取专项工作汇报,了解代表议案决议的落实情况,就配套政策制定、产业发展、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用地指标保障等情况进行深入摸底,为开展精准监督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三步,专项监督,精准发力。在充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宝山区人大常委会针对各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同的特点,进行监督检查,分别组织代表赴罗泾镇调研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能力提高情况,赴罗店镇调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赴月浦镇调研规划编制实施和产业振兴情况。
同时,结合《上海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常委会各专工委根据各自分工,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监督。
第四步,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在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专项监督中,市、区、镇三级人大联动,较好地发挥了人大的作用,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8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带队来宝山区调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宜居工作情况,实地查看罗泾镇塘湾村,深入了解农户生产生活等情况,指导宝山的乡村振兴工作。
与此同时,市人大宝山组的代表积极行动,主动参加到宝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监督调研中,就农产品绿色认证工作、村级经济发展等内容开展系列调研,形成了《发展村级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及建议》。宝山区罗泾、罗店、月浦、杨行等镇人大在积极参加区镇联动调研的同时,也结合地域实际开展了专项监督调研。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