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上海自贸区基金联合第一财经、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临港新片区投资论坛”昨天开幕,来自新片区管委会以及国内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国际贸易与跨境物流等领域的产业龙头、大型金融与投资机构、新片区各个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等领域的4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大会以“新片区 新产业新未来”为主题,呼应临港新片区总体战略部署,高层次、高水准组织国内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国际贸易及跨境物流等重点领域一线行业研究首席、大型投资机构及产业领袖群体,全面系统宣传推介新片区制度创新的总体方案及产业、人才等优势政策,共话前沿科创产业未来发展图景,探讨如何更好发挥产业和投资等市场力量服务新片区高端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新片区科创产业加快对接科创板,加快促进高端项目、资金、人才资源加速集聚新片区。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朱芝松指出,新片区对标国际一流自贸园区和国内先进城市,强化制度创新,推动一批总体方案相关政策和市级特殊支持政策的落地,并在金融、产业、人才、住房、规划、土地等领域密集出台了12项政策,逐渐搭建了体现总体方案要求、具有新片区独有特色、构成新片区核心竞争力的政策体系框架。同时加快功能培育,聚焦新片区产业发展方向,优化招商机制和重点区域规划,有针对性地、全方位地开展招商活动,一大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前沿科技产业和跨境金融、国际贸易、高等级航运业项目落户或有意向落户新片区,有力推动了新动能的培育发展。
朱芝松表示,未来将尽快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快实现投资贸易自由化,更快培育壮大新动能。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李军在致辞中说:金融领域更高水平的开放创新是临港新片区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特殊经济功能区的重要内容之一,市金融工作局正在积极会同新片区管委会以及相关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认真研究支持新片区金融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特别是在跨境金融、资本项目开放等方面积极探索、重点发力;同时利用新片区的特殊优势,加强金融资本与科创资源的对接机制,打造系统完备的投融资生态环境。他表示上海“浦江之光”行动将助力新片区进一步提升直接融资能级,以资本服务科技创新、推进产业集聚和能级提升。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阙波表示,在临港新片区揭牌的满月日(9月20日)上交所与临港新片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机制共同培育新片区科创企业。截至12月6日,科创板累计受理181家,其中102家已经审核通过,70家注册生效,61家已挂牌上市,市值约7200亿元,平均市盈率64.5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