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上海金融法院启用 全国首个庭审同步传译系统

可多语种实时互译

本文字数:1085

  □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上海金融法院获悉,该院自主研发的全国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庭审同步传译系统——智慧传译系统已于日前正式启用。该系统可实现20多种语言实时互译,更好服务外籍诉讼参与人。下一步,上海金融法院还将在其中英文官方网站开通庭审直播的译制专窗,向中外网民公开更多通过智慧传译系统自动翻译的庭审实况,增进国际友人对中国金融司法的了解。

此举标志着上海金融法院“智慧法庭”建设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实现了审判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了金融审判体系和金融审判能力现代化。

11月27日,在该院审理的一起公司债券纠纷庭审中,合议庭、双方当事人的发言,由智慧传译系统完成自动角色识别,实时自动翻译,并通过嵌入式英文字幕在庭审直播的屏幕上显示。这意味着智慧传译系统正式在上海金融法院投入使用。

不同于一般的传译系统,上海金融法院此次开发的智慧传译系统使用了最新的人工智能产品——“翻译君”技术,可以通过语音、文本多种渠道实现20多种语言的实时互译。该系统还能“智慧”识别庭审中的不同角色。不仅可以服务外籍诉讼参与人,消除案件审理中的语言沟通障碍,提升涉外案件的审理效率,还能实现庭审直播全球化,便于境外有关人员实时关注庭审,增进国际友人对中国金融司法的了解。

金融纠纷案件“专业化”特征明显,“翻译君”的翻译是否足够专业?为更适应庭审环境的应用需求,上海金融法院在研发过程中还进行了多项定制升级,包括设置金融法律知识和专业术语的预学习和自动学习功能,这充分契合金融审判专业特点,显著提升了自动翻译的可接受度。

此外,该系统还能应用到外事接待同传、裁判文书自动中英文翻译等法院工作场景,使法院决策更科学、办案更高效、服务更周到、管理更精准。

目前,上海金融法院已完成智慧传译系统的离线部署工作,借助部署在法院内的离线服务器,传译需求可得到充分满足,不仅大幅降低运营成本,还免去了人工校对环节,极大地提升了系统应用效能。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金融专门法院,上海金融法院建立至今一直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早在智慧传译系统试运行期间,就得到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10月28日,英国最高法院首任院长菲利普斯勋爵参访上海金融法院并体验了该套系统,他表示,希望英国法律界和上海金融法院加强交流相互借鉴,不断深化金融司法领域的合作。

上海金融法院表示,将更好地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金融司法最新声音,提升中国金融司法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国际金融法律规则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努力构建更加公正、平等、有序的国际金融法治环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上海金融法院启用 全国首个庭审同步传译系统 2019-12-09 2 2019年12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