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律师沙龙

“贷款”来得太容易不一定是好事

本文字数:1095

  □北京中盾

律师事务所

杨文战

任何时候都该保持理智的状态,碰到事儿,理智地从自己和对方的角度多想想,这事合理吗?安全吗?然后再决定做不做、怎么做。

遇事儿往坏处想想,别光想利益和好处就往前冲,否则八成会上当。

如今汽车挡风玻璃上、小区过道里、网络平台上,各种办贷款的小广告十分常见,广告内容也很吸引人:“无需抵押快速放贷!”

相比银行放贷的严格手续与漫长周期,对于急需用钱周转的人来说,这样的小广告特别有诱惑力。但近日,媒体曝光了多个受骗的案例。

比如常先生就向媒体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通过小广告他找到一个从事汽车抵押贷款的机构,初步交流后来了两个人到他家,定下汽车抵押贷款4万元,一年后,连本带利归还51760元。

最关键的是,汽车平常还归常先生使用。“我当时觉得这个买卖很划算,心里还挺高兴。”于是他没有多考虑就签了两份合同。“当时,对方给了我2.5万元,我就把字签了。还按照对方要求,让我老婆拿着2.5万元现金和合同一起拍了张照片”。

不过,等签完合同拍完照后,对方又说没有那么多现金,要换成一次性转账4万元给常先生,并将2.5万元现金拿了回去。

接着,对方男子跟常先生说,按照行规,必须在他车上装个GPS定位装置,说着就把他的汽车开走了。另外一男子说要去银行给他打款,一转身也不见了。“我当时想着已经签了合同,就算是他们跑了,我也有依据去法院告他们,于是也没有太担心。”

很快,常先生收到了对方转账来的钱,不过不是4万,而是1.5万元。这时候,他感觉到不对劲儿,赶紧与对方联系,哪知对方跟他说,要车也行,给5万元,不然随便报警还是打官司。

相信有车的人在车窗上都见到过有车就可以贷款,号称无需抵押且当天放款,吹得天花乱坠。现在生活中急用钱的人不少,尤其是一些做生意的人。而银行贷款不是谁都能贷到的,也不是那么方便快捷的,如果急用钱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小广告”难免会动心。可是以上案例,应该给很多人敲了警钟。

我们任何时候都该保持理智的状态,碰到事儿,理智地从自己和对方的角度多想想,这事合理吗?安全吗?然后再决定做不做、怎么做。

遇事儿往坏处想想,别光想利益和好处就往前冲,否则八成会上当。

比如贷款的事,对方的利益怎么保障?如果对方说敢在没有利益保障的情况下,随便把钱就借给你,你该相信吗?

还有,跟一家公司打交道,这家公司经营地址在哪儿,规模如何,这些调查过吗?

虽然说在大写字楼里办公,显得很高大上的公司也照样有骗子,但是如果你连这家公司门往哪儿开都不知道,随便在酒店大堂或者自己家里就跟人家签合同,就把车钥匙交给别人,是不是也心太大了点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沙龙 B05 “贷款”来得太容易不一定是好事 2019-12-09 2 2019年12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