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66岁刘阿婆拎着6斤6两嫩牛肉,要爬上96层台阶的6楼……”台上说的可不是单口相声,而是临汾街道为“悬空老人”加装电梯项目在参加社区治理优秀项目的评审。昨天,通过项目展示、现场问答、评委打分等环节,静安区第二届社区治理十大创新项目新鲜出炉。记者注意到,从加装电梯到老旧小区车库智能化改造,再到“物·业同治”,十大创新项目无不紧扣民生这一主题,回应居民需求。
据了解,静安区民政局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静安区第二届社区治理十大创新项目评选活动。全区共收到来自区相关部门和街道(镇)的48个申报项目,从项目的实施主体来看,区部门、街道(镇)、企事业单位、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都参与进来了,社区治理的参与面、认同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从项目实施内容来看,涉及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共治自治、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层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社区治理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和丰富。
48个申报项目经过项目初审、线上评选、专家论证等环节,其中20个创新项目脱颖而出。现场,各项目团队通过演说、小品剧等多种形式对项目进行展示,现场大众评委和专家评委进行打分,气氛十分热烈。
最终,包括临汾路街道的心系“悬空老人”助力“加装电梯”实事项目、芷江西路街道的老旧小区非机动车库智能化改造创新项目、彭浦新村街道的居委会工作SOP项目、宝山路街道“物·业同治”项目等获评静安区第二届社区治理十大创新项目。
这些优秀创新项目都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高度契合,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认同,同时具有前沿探索意义,在创新运作、资源整合、多元参与等方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够产生持久效应。还有一些项目中体现出的工作理念、方法、举措等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能解决本地区社区治理的瓶颈问题,能总结提炼出一定的运行机制、工作模式,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静安区民政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创新项目的总结和梳理,提炼其中的可复制点、可推广点,形成创新社区治理的“静安模式”、“静安经验”,进而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更多的百姓知晓、参与、获益,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推进静安社区治理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