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今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提出要建成80家市民智慧健康驿站,使得居民能健康自检。市卫健委宣布,这一目标已提前超额完成,截至目前,全市16个区已建成106个智慧健康驿站。昨天首批通过验收的85家“智慧健康驿站”正式向居民开放。今后,市民只要手持身份证或医保卡,前往智慧健康驿站,就能实现健康自检、健康指导等一系列自我管理。到2021年,上海各街镇都将拥有至少1家智慧健康驿站。
据了解,85家智慧健康驿站遍布全市,既有设置在居民小区内,也有布点在产业园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市民体育活动中心、企业楼宇中。居民可前往就近的智慧健康驿站,凭身份证、社保卡(医保卡)进行智能身份识别,自动新建或调用居民健康账户。驿站内可自主选择获得11项自助健康检测、11项自助体质检测和15项健康量表自评服务。根据居民健康自检或自评结果,智慧健康驿站将为居民出具健康自检自评报告并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居民自检自测自评的数据实时传入居民健康账户,成为居民健康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针对不同健康需求,居民可在健康驿站内获得针对性健康处方与运动建议,可以在线签约家庭医生,与自己的家庭医生联系咨询,还可以便捷预约挂号。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居民可在驿站内通过智能化设备开展健康自检服务,便于家庭医生推进重点疾病的风险提示,实现社区健康管理关口前移;基于居民健康自检结果,家庭医生、专科医生、体育指导员等还可根据不同健康状况与疾病风险,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提升重点疾病的识别率、建档率、管理率和控制率。
今年首批标准化智慧健康驿站建设的完成,标志着上海智慧健康驿站网络进入快速编织的阶段。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透露,至2021年,上海要基本实现每个街镇至少有1家标准化智慧健康驿站。今后,各区、街镇还将建设多种形态、灵活多样的智慧健康驿站,针对不同驿站设置所在点位与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多样服务灵活结合的智慧健康驿站,逐步从居住社区延伸至学校、企事业单位、楼宇等功能社区,最终将健康服务触角伸到居民生活的各个角落。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