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校园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年初,上海出台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对校园及周边安全、食品安全、校园欺凌、校车管理等问题做了进一步规范。
在此基础上,闵行区结合区情特点,出台了《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从全国首个关于限制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制度今年升级覆盖校外培训机构,到智慧公安赋能,再到200米安全区域……闵行区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闵行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之路。
近日,闵行区组织开展2019年闵行区平安校园建设主题宣传,首度对10位平安校园英雄进行了表彰。记者从闵行区委政法委获悉,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全区433所中小学幼儿园重点部位“人防技防物防”建设现已基本达标,校园保安持证上岗率、防冲撞装置安装率都达到了100%。
从业限制制度:从0到1到2.0
2016年,一起民办中学教师利用补课之机猥亵学生的案件引发社会关注,该教师后因强制猥亵罪被闵行区人民法院判刑2年6个月,3年内禁止从事教育及相关工作。这也成为全国首例性侵类从业禁止案,并由此启动了全国首个限制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机制。
闵行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检察官吴翎翎就是这个案件的承办人,也是此次获评闵行区平安校园英雄的唯一一位检察官。从个案着手,推动制度从0到1,吴翎翎和记者坦言,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当时,全社会对于涉未成年人性侵问题的重视还远没有现在这么高,而在制度层面,又需要法院、公安、教育、民政等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作为牵头单位,吴翎翎和她的同事们硬是凭脚力把16家单位挨个跑了个遍,这才促成了制度真正落地。
两年多的时间,身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一线的吴翎翎说,自己是实实在在能够感受到制度为未成年带来的安全防护。“从2017年至今,相关部门对存量和增量的从业人员就已查询1万多次,其间在招录人员时,就通过比对发现1名应聘者曾因嫖娼被公安机关处理过,最终限制其从事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工作。”
今年,吴翎翎在办理一起案件中,又发现有校外培训机构的围棋老师利用职务之便涉嫌侵害未成人。“民办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体量非常大,而且长期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这部分群体该如何管?我们马上意识到,校门之外的这些培训机构也应当纳入我们的从业禁止制度范畴内。”
为此,近期,闵行检察院与教育局签署备忘录,对限制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机制做了2.0版再升级,明确除了机构方面需要主动向教育部门报备培训教师的情况之外,教育部门也会定期上门抽查。
“大盖帽”巡逻扫码叠加式护校
在工作日,闵行区公安分局梅陇派出所第二责任区警长强弘会逐一来到责任区对口的学校,按照惯例对校园技防、物防设施进行检查后,又对消防安全等基础保障进行了排摸……在平安校园建设的大框架下,像强弘这样的一线综合执法民警成为了保障校园安全最为直接的管理力量。
“我所管理的责任区内学校众多,总共有13所学校,其中包括9所幼儿园、3所小学和1所中学。”
为了最大限度做好护校工作,强弘将他的责任区警力根据管段依次划分,日常参与每日护校、定期检查以及学校各类安全教育活动。强弘担负起统筹协调的角色,“因为学校分布不均带来的民警管理量可能有所不同,这时候就需要我机动地去补充警力。”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强弘所在责任区的巡逻力量和管段民警会先期到场,所内的处突力量也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增援,有效保障校园及周边安全。
今年,强弘还创新推出了巡逻扫二维码签到的叠加式护校模式。“民警日常巡逻都有固定的时间和路线,通过设置打卡点位叠加早晚高峰时段的护校,对于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防范也是一种助力。”强弘还探索建立了地区的“平安校园”微信群,形成区域内各学校之间开展护校安园的线上沟通和互动互助模式。
学校周边建立“200米安全区域”
在上海今年出台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学校周边200米划设为学生安全区域,禁止新建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设施,禁止设立上网服务、歌舞娱乐、游艺娱乐等场所,校门周边100米范围内要配备1名社区网格巡逻保安并配防护器械。
中小幼落实的情况如何?记者获悉,目前,闵行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时段,校园门口均已落实了由民警、辅警、校园保安、教师、家长志愿者组成的安保力量,校园周边100米范围内还配有街镇部署的网格巡逻保安力量。
此次荣获闵行区平安校园英雄称号的闵行区佳佳中心幼儿园总务主任兼安全代表夏军英在接受采访时也告诉记者,这种防控体系建设,在佳佳幼儿园早已成为常态。
“首先,我们幼儿园的技防设施早在三四年前就已基本覆盖操场、楼梯、走道、食堂等22个重要点位。”其次,针对校门口的安全区域,也做到了由家长志愿者、行政值班教师以及保安共同来维护秩序。“比如每天早上来园时间,我们都有5位家长志愿者、5位礼仪小明星以及1位行政人员、4位保安共同迎接护导。”
傍晚时段除了同样的人员引导之外,幼儿园还实行错时接送。“不同年级我们以接送卡的颜色做为区分,保证家长接送有序,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拥挤,最大限度把空间留给孩子。”夏军英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对于类似在校门口发放传单的流动人员,一经发现也是立即劝离其退出安全区域范围之外。
困境儿童综合救助机制雏形初现
在此次闵行区平安校园建设主题宣传活动中,闵行检察院还聚焦罪错未成年人和困境儿童,发布了两项联合区公安分局、司法局、教育局、区司法社会工作促进会等多部门最新合作的工作措施——保护处分和困境儿童救助机制。
和从业禁止制度类似,困境儿童救助机制同样来源于鲜活的个案。去年,闵行检察院在工作中发现7名遭家长遗弃而滞留医院多年的困境儿童。“根据留存在医院的线索,我们积极查找弃儿的亲生父母,并通过技术部门异地协作机制确认弃儿母亲的身份,最终确认并找到了5名孩子的亲生父母。”
闵行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晨介绍,在刑事案件推进的同时,检察院还及时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协调民政部门、社工组织开展对上述困境儿童的安置帮扶,将他们转移安置至儿童临时看护中心。同时委托第三方对孩子父母的监护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对长期吸毒、无经济来源、缺乏监护能力的父母,督促提出撤销监护权申请,有效进行监护干预。
在此过程中,闵行检察院还在全市首创了困境儿童非诉讼事务法律帮助制度,对每一名困境儿童匹配了援助律师,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户口落实等多方面的非诉讼法律事务帮助,同时委托心理咨询师对被遗弃儿童进行心理评估,重塑健康人格。
“截至目前,已有4名儿童的监护人因涉嫌遗弃罪被我院提起公诉并获刑,其中2名儿童回归至原生家庭,2名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困境儿童综合救助机制在闵行得到了有效探索。
全区中小幼
三防建设基本达标
今年以来,闵行区委政法委牵头教育、公安等职能部门,充分发动各街镇和社会力量,加强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积极构建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平安校园建设新机制。
记者获悉,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全区433所中小学幼儿园重点部位“三防”建设基本达标,新增视频监控探头984个、周界入侵报警系统35套、智能安防微卡口45处,校园保安持证上岗率、防冲撞装置安装率都达到100%,全区广大师生、家长的安全感和获得感明显提升。
闵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豫峰指出,下阶段,全区相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镇要围绕影响校园安全的各类因素,全面排查隐患漏洞,落实防范化解责任,形成职责明确、风险可控的管理格局;要严厉打击涉校违法犯罪行为,严密校园周边治安防控,严格落实校园周边高峰时段的护校机制,有效保护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要不断完善校园“三防”建设,充分借鉴雪亮工程、智慧公安的建设成果,让科技赋能提升校园安全工作的智能化水平,让闵行的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