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庭审

“90后”男子变身“高富帅”

炮制“感情骗局”获刑10年

本文字数:1462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肖芸

93年出生的被告人丁某,谎称名牌大学高材生,投资银行工作,取得女方信任后确认恋爱关系,后虚构各种高利润项目需要投资,诱骗对方申办多家银行信用卡、开通多家网贷平台,套取现金50余万元供其挥霍还债。近日,经徐汇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丁某以诈骗罪被徐汇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3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办卡又网贷

借款被挥霍一空

丁某原本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在沪上一家小资产公司做电话销售,因盲目高消费经济上入不敷出,负债累累。2016年9月,丁某随机拨打了客户电话联络到小曹姑娘,双方互加了微信。丁自称是“复旦大学金融系15届毕业生,目前在高盛银行投资部工作”,这样一“包装”,双方逐渐熟络起来,几周后相约出去旅游,迅速确立了恋爱关系。

丁某在小公司没啥业绩,只拿3000元底薪,加上多张银行卡和网贷无法还清,就打起了“女朋友”的主意。他对小曹讲,“最近股票行情好,我可以把你的钱拿去炒股票,赚到比较可观的收入”,实际上却是把她的钱拿去还亏空的信用卡,然后再以借养卡。起初只借了三五万元,还答应小曹分期还给她,但是因为消费和还卡债,越借越多,“股票赚了钱或亏了钱,需要补仓”“投资电影项目”等各种理由信手拈来。

小曹自己没有多少积蓄,很快就坐吃山空了。于是丁某依样画葫芦,怂恿她也办理了多家银行的信用卡,并开通了多个网贷平台来套现和贷款,有了钱,丁某一开口就借几万、十几万的进行挥霍,不是买衣服鞋子,就是去酒吧餐厅消费,到巴厘岛、欧洲等地旅游,甚至还用借来的钱买了雪铁龙轿车。

更为夸张的是,在此期间,丁某又在山东老家结交了另外一个女友小董,同时还与数名女性保持关系,为此花费了数万元。

两次报案

“消失的男友”难逃法网

一直以来,小曹很关心这个“高富帅”男友,曾多次想去高盛银行给丁某送东西,都被其以公司制度严格,不让外人进入为由拒绝了。令她不解的是,从2017年年底到2018年7月,丁某就和她联络得越来越少,最后还拉黑了她的微信。同年10月国庆节假期,小曹因为无法联系到丁某,选择报了警。公安机关联系了丁某后,这位“消失的男友”才迫不得已现身。

原来由于信用卡和网贷的缺口太大,丁某实在无法偿还,又害怕工作上的事情露陷,便不再联系小曹。这次报警后,为了稳住小曹,丁某竟然编出了“引渡回国”的谎言:“我这次消失3个月是到法国出差,因工作原因在当地被扣押拘留,手机被控制,最近才被引渡回国。”

小曹半信半疑,之后的大半年,丁某取走了小曹的全部信用卡用来以卡养卡,还变本加厉编造各种理由要求女方网贷,向其要钱。到了2019年,丁某实际一共挥霍大约130多万元,小曹账上还有50余万元钱款未予归还。这位被一骗再骗的“女朋友”终于幡然醒悟,下定决心再次走进派出所报了案。同年6月,公安机关将丁某抓获归案。

丁某到案后交代了虚构事实诈骗被害人小曹巨款用于还债和高消费,以及欺骗其他女性的全部犯罪事实,他在《悔过书》里写道:“我现在真的很后悔,毁掉了她的青春,在她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我很想跟她以及她父母跪求道歉,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

检察官提醒:

本案是一起打着恋爱的幌子,骗财骗感情的典型案例。实际上,这些恋爱骗子的招数并不高明,所谓“营造虚假人设”“卖惨博同情”等等套路,只要擦亮眼睛,都可以识别出来。如果对方在认识短时间内就提出借款等经济要求,更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应随随便便就施以援手,而应问清情况、冷静分析,以防落入“甜蜜”圈套,人财两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8 “90后”男子变身“高富帅” 2019-12-20 2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