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硕
在上海市“24小时戒毒咨询热线”项目团队中,有这样一位接线员。她声音柔美,待人温和,使来电者感到无比亲切;她经验丰富,坚持不辍,从事热线工作十余年。她就是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杨浦工作站社工高慧琦。
高慧琦从2006年开始接触热线服务,从事上海市青少年公共救助平台(“1235救助平台”)的接线工作一直持续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24小时戒毒咨询热线”创设时便参与到项目中来,担任接线员。
声音与话语:个人优势的独特体现
“我可以保证,只要是我听过的电话,如果再让我接到,就能第一时间判断出这个人。”在做接线员之前,高慧琦曾在部队从事通讯工作,在通讯上接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这份特殊的经历使她在每次接到同一个来电时,总能够快速辨别出对方的身份、叫出对方的名字,这让来电者感到亲切,仿佛受到了特殊关注,也省去了重新陈述问题的时间。
高慧琦认为,作为一名接线员的基本要求,一是口齿要清晰,二是态度要柔和。女性接线员声音要柔美,男性要有磁性,这样对方就会产生一种好奇。因为看不见,所以很想听。除此之外,接线员还要具备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我们一定不能被一些骚扰电话激惹,要根据项目工作和咨询服务的具体要求一步一步走,不能乱了方寸。”
在和来电者的互动过程中,高慧琦强调:聆听是重要的工作手段,但更重要的是保持互动。她认为,在热线接听的时候,由于彼此看不见对方,只能通过一根线来沟通,如果一味的听,就难以分辨对方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这时就要不厌其烦地、不间断地问,通过问来激发来电者陈述,在此过程中捕捉和判断更多信息。“如果能够一来一回、一问一答,而且中间有穿插、有互动,那么大家时刻都能保持非常融洽。”
评估与整合:专业方法的具体实践
戒毒热线的来电者有多种身份,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高慧琦认为,最基本的回应方式就是应对需求。在此基础上,要判断对方是哪一类人。对于正在执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人,要提示他具体的操守保持,和所在区域的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及时反馈自己的状态。对于戒断以后的人员,要戒断成果的保持上给到提示,同时提供一些政策咨询。对于家属,要提醒他们辅助、监督的义务,以及如何就地取材,寻找所在区域的专业人士。
很多来电者都面临着如何能够戒除毒瘾的困惑,其中不乏正在复吸的人员。高慧琦觉得,接线员从吸毒症状、复吸原因、毒品来源、复吸手段、身边朋辈等多角度判断其复吸的根源,应对这些状态给到相应的支持。如果来自不良朋辈的交往,那么就要在他们建立了戒毒的信心和未来的目标的基础上,提醒对方拒绝这些朋辈的交往。
如果正在复吸,那么就要通过一些方法进行指导,比如应该休息还是通过正确的手段去散发毒性。如果确实无法坚持,可以通过自首的举动获得帮助。
“我不认为入所帮教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帮助的手段和方法。因为他们在社会面已经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来戒毒了,那么就要借助专业的人员和专业的场所。”高慧琦说。
作为禁毒团队的社工,资源整合是必然的要求。“当你接通热线的时候,你是所有资源的整合。”高慧琦表示,由于热线服务中问题的未知性,需要接线员具备灵活性,基本掌握资源整合类的元素,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应对咨询者的需求。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