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随笔

凡事皆关己

——由两则旧闻想到的

本文字数:1435

  □迂夫子

近日,整理微信收藏夹,两则旧闻让我颇感兴趣。旧闻两个主人公不但均为大学生还来自同一所大学。

第一则旧闻,2019年2月,苏州大学学生小刘,以中国知网设置最低充值金额限制且不给自己办理余额退款,侵犯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为由,把中国知网告上法庭,取得胜诉。从此,在中国知网购买文献最低充值额度由50元变为0.5元。

相信之前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中国知网购买过文献,可能有不少人都遇到过最低充值限额的问题:明明就想花个块儿八毛的买一篇文章的下载权,却至少要充值50元,还不退余额。面对霸王条款,多数人都选择了忍受,唯独小刘同学拿起了法律武器,为成千上万的人带来了福音。

第二则旧闻,2017年10月底,苏州大学的大四女生小吴乘坐地铁,单程票价2元,卡内余额7.1元,进站时却被挡在闸机之外。2018年12月小吴因此把苏州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取得胜诉,迫使轨交公司因此更改了票务规则。

小吴同学此举惠及民众之广,且以我的经历来做一个佐证。我也曾多次因卡内余额不足,过不了闸机,老老实实去充值,却发现卡内余额完全够整个行程。此案发生之后,笔者所居城市的地铁集团宣布,从2018年12月22日起,只要储值卡内余额大于0.1元,即可进站乘车。

一个女大学生,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地铁票务规则,惠及全民,那些曾经如我一样因卡内余额不足被挡在闸机外的乘客何止千万,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面对种种权益被侵犯,多数人选择了隐忍。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别人都忍了,我又有什么不能忍的呢?越是事关全体的事,越觉事不关己,不是刀架到自己的脖子上,都坚持做“忍者神龟”;再就是畏难,为了几块几十块钱打官司,至于吗?花费了时间消耗了精力,万一没个结果多划不来?三是惧怕,以弱迎强,甚至民告官,想都别想,胳膊还能拧过大腿去?想想这俩大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敢跟资本巨鳄叫板,真让人佩服,至少我是汗颜的。

所谓“事不关己”,即与自己无关。很多看似与己无关的事,是否真就与己无关?公交车上,乘客与司机斗嘴,甚至抢夺方向盘,其他乘客如果觉得这仅仅是该乘客与司机的事,那就大错特错了。司机手里握的哪里是方向盘,而是全车人的性命啊!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已经给了我们血淋淋的教训,但是,我们依然会在媒体上看到类似乘客干扰甚至殴打司机的新闻,这些新闻中其他乘客有的出手了,但更多的还是保持沉默。

是时候把“事不关己”改成“事皆关己”了。是的,世间之事皆关己。这么说,肯定会有人站出来反驳:“身边的人或事可能关乎我,那隔着十万八千里的人或事,又和我有什么关系?”此言差矣,岂不闻“蝴蝶效应”之说?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数周后就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如果有人认为这只停留在理论层面,那么我们漫步海滨看到的潮起潮涌,却的的确确因为38万公里外的月球引力。

网络里曾经流传一个经典寓言。农场主在粮仓放了老鼠夹子,老鼠发现了去告诉母鸡、肥猪、黄牛。它们纷纷表示这和它们没有任何关系。结果,夹子夹到了一条毒蛇,毒蛇咬伤了女主人,为了给女主人补身子,男主人杀了母鸡,然后又杀了肥猪招待来看望病人的亲戚,家里看病欠了很多钱,只好把大黄牛卖给了屠宰场……

寓言故事形象地证明了那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凡事皆关己,不管你信与不信:有些因与果会立刻看得见,而有的则可能会在N年后才会显现。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6 凡事皆关己 2019-12-30 2 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