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
1月3日下午,贵阳的段女士带着1岁多的孩子乘坐电梯回家时,电梯突然失灵,直接从27楼下坠到负一楼!小区居民告诉记者,发生故障的这台电梯并不是第一次出现问题。电梯公司的工作人员陈孟兵解释称,业主遇到的这个情况是正常现象,属于电梯的自动保护机制。(1月5日《新闻晨报》)
百家讲:
众所周知,电梯的使用寿命一般是15年,根据我国城市化进程来推算,未来有大量电梯将逐渐老化。贵阳某小区一部电梯经常出现失灵下坠现象,令人不无担忧。对此,厂商回应称“是正常现象”,更令人胆寒。试想,电梯长期“带病”运行,存有重大隐患,小区居民生命安全何以保障?
一些物业单位为节省费用,几个月才对电梯检查一次,甚至等出了问题才请人来检查,逃检、漏检和滞后年检现象十分严重。电梯是否安全使用,同样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相关的知识普及,对政府及各厂商也提出了迫在眉睫的要求。
电梯安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应当发挥全社会的力量,综合治理,严格监督。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广大市民、新闻媒体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均有监督权、建议权、举报权。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争取早日实现人人安全、家家安心,让电梯真正成为安全舒适的交通工具,而不是通向地狱的“夺命杀手”。——张连洲
“痰”:
尽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但在现实生活中,超市、酒吧、娱乐场所、外卖平台甚至自动售货机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的情况却比比皆是。连日来记者在全国多个省市采访发现,青少年饮酒低龄化现象和高风险饮酒,甚至酒精成瘾,正在吞噬许多青少年的未来。(1月3日《中国青年报》)
百家讲:
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显而易见的是,虽然我国法律一直都有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的规定,但这些法规条文未能落到实处,依然处于“沉睡状态”。
诚如有专家指出,制定条文的目的不是让市场监督部门实施处罚行为,而是要提醒相关企业商家,一定要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责任。同时,社会舆论氛围也很重要。报道就指出,饮酒低龄化背后还隐含着大众传媒的助推。
低龄饮酒吸烟均是对身体健康的戕害,而对于家长来讲同样不能大意。家庭状况与青少年接触酒精的关系密切,专家就表示,饮酒少年和高风险饮酒的青年,“都应该及早接受专业干预”。吸烟如是,除去管好孩子不要接触烟,家长也应以身作则,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其实,也唯有各方都重视起来,未成年人烟酒禁售令才不会落空。 ——杨玉龙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