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服务浦东再出发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昨交出答卷

本文字数:1213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司法机关如何服务保障浦东再出发?良好的营商环境如何建立?昨天,在浦东新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与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交出了两份答卷。

记者了解到,浦东法院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共受理刑事案件5506件,审结4970件,同比分别上升17.7%和11.3%。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受理涉黑涉恶案件48件,审结43件,制定《关于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依法审理了以高玉功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等影响较大的案件。审结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扰乱公共秩序犯罪案件1761件,同比上升10.7%,保障社会安全有序。审结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案件、侵犯财产犯罪案件2354件,同比上升12.0%。

为服务保障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浦东法院加强与区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络,及时研究、解决服务保障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制定《服务保障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十项重点工作举措》,重点从助推“一业一证”改革、完善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机制、推进现代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机制建设、探索信用修复制度、集成司法大数据推进协同监管等十个方面,积极做好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服务保障工作。

法院还依法审理了上海首例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案,加大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严格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浦东司法部门的工作重点。浦东检察院在2018年率先制定实施《服务保障浦东新区营商环境建设12条意见》,2019年年初走访调研、座谈听取28家民营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又在全市率先与区工商联建立保护民营企业发展长效机制,会签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协作备忘录》,畅通便利化法治服务的渠道。

结合落实全市“检察专项行动”,制定浦东检察院2019年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54条实施意见,提升检察服务保障质效。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设立“民营企业家法律服务工作站”,在高桥开设“法治讲堂”,开通工作日热线电话,为46家企业提供了“家门口法治服务”。

浦东坚持平等保护原则,依法慎用强制措施,如对涉嫌诬告陷害,但犯罪情节轻微的某民营科技公司法人代表依法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使濒临瘫痪的公司上亿元经营业务得以正常开展。同时,加强与公安机关协作配合,为企业追赃挽损3400余万元,如在办理张某某挪用某民营企业资金一案中,在审查逮捕阶段通过做通犯罪嫌疑人家属工作,先行退赔600余万元,为企业挽回了巨大损失。

浦东法院则制定2.0版《进一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方案》,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依法妥善处理首例“一带一路”国家依据双边条约委托调查取证事项。制定《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依法保护民营经济主体合法权益,2件案件入选“上海法院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服务浦东再出发 2020-01-08 2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