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妍
人长久的记忆大多都与食物相关,像鲁迅的蚕豆,朱自清的白水豆腐,张翰的莼菜鲈鱼,这一道道食物的味道香气弥漫在回忆里使之愈加清晰。实习的这两个多月,大约是一顿顿午饭串起的,那琳琅满目的菜色饮品中,最值得回味的就是牛肉面和奶茶了。
牛肉面有两种,周三的番茄牛肉面和周五的清汤牛肉面。虽说周三还有红烧和麻辣口味,但自从在台湾尝过牛肉面之后,我一度觉得大陆吃到的、能称得上牛肉面的是屈指可数,而番茄汤底的牛肉面大约能榜上有名。一到午饭时间,约上小伙伴冲到面食窗口排长龙,待阿姨打上三两面大半碗汤,放上一勺蔬菜两片番茄五六块牛肉,配着夏日特饮酸梅汤,就是一天中最高兴的事情了。想要获得一碗完美的番茄牛肉面,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排在前肉少汤油,排在后肉多汤咸,此外还要及时阻止阿姨豪放地不要钱似地抓上一把香菜,才能得到一碗合心意的面。
周五的清汤牛肉拉面特点不在味道,而胜在回忆。学生时代校园的周围多多少少总有些小食店,基本上都有一款汤清色黄的牛肉拉面。这一碗便宜量大的清汤牛肉拉面在任何时候吃起来都那么熟悉,承载着嬉笑打闹、努力奋斗的少年记忆。也许是被学校里的食堂长期荼毒,与食堂师傅们的物美价廉一比较,无疑助长了我等年轻人的好胃口。可根据两个多月以来的经验,清汤牛肉拉面与辣子鸡不可同时出现,以至于错过一碗拉面的我耿耿于怀,幸有辣子鸡以慰受伤的心灵。
咖吧的奶茶与周三的番茄牛肉面有同样的属性:靠运气。我与小伙伴常常扒拉在咖吧柜台眼巴巴地问:今天有没有奶茶?柜台大叔或者小姐姐转身查看一番,十有八九的回答是没有。不是有奶无茶,就是有茶无奶;两者俱在时,也可能凑不够一杯。真是可遇不可求啊。咖吧的奶茶是我等对咖啡因过于敏感人群的福音,因为按照舌头和大脑给的反馈,它就是纯粹奶和茶的结合,喝完还能睡得着。
记得每一天吃了什么,是认真地对待生活;而记得吃了什么,就会记得与谁在哪里吃,那是深刻的回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