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王川
今年,干货满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导支持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引起了许多人大代表的共鸣。在昨天举行的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中,许多代表将目光投向了城市的“老小旧远”、市民的“急难愁盼”。
电梯:一部电梯就是一本群众工作的示范本
“我就曾经遇到几户住在五楼六楼的老人,因为腿脚不便,这几年都没怎么下过楼。”市人大代表卢国庆表示,老年人对于加装电梯呼声很高,安装意愿强烈。可尽管如此,在实际加装过程中却困难重重。由于安装电梯涉及到市场监管局、建管委、房管局等多个部门,各部门间需要协调。还有些小区,由于条件限制,或是居民过去的矛盾纠纷,通过加装的动议也很困难。再加上一些老旧小区,原始图纸缺失,交底不清,导致施工过程中,遇到电缆损坏、费用增加等意外情况。“可以说一部电梯就是一本完整群众工作的示范本。”卢国庆说。
市人大代表唐曙建告诉记者,去年市人大闵行组代表曾用了近半年时间,对本市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进行了专题调研。尽管上海提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时间较早,但现实是需要加装的门栋体量大,城市老龄化程度高,加装工作进展慢。“与20多万门栋的需求量相比,近10年加装的电梯不到1000台。”在唐曙建看来,加装电梯是应对老龄化、完善城市功能、拉动内需、促进社会投资的重要举措。
为了让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引导支持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更好落地,他建议推进机制完善,成立市一级的领导小组。同时要建立联动机制,让加装工作涉及的各部门能各司其职。
同时,鼓励形成社区协商机制,推动协商自治。政府部门应会同电梯行业企业及相关领域专家,加快研究,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管理、工程实施等领域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设计方法、设计参数、技术措施及施工要点等,为设计、施工及管理人员提供参考标准,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支撑。
城市更新需更具特色、更添温度
“农村振兴是一个综合性事项,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2019年,本市有9万户农民的污水设施得到了解决,今年将解决3.5万户。为什么是3.5万户?这显然并非余下全量。”崔明华代表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增加紧迫感,尽快完成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的改造,让市民收获更多幸福感。
沈英娣代表来自基层,她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数据丰富、居民的获得感有了很大提升,她对此感受深切。沈英娣认为,政府在开展城市更新工作时,可以更多听取人大代表和老百姓的意见,要做的更有特色。同时,要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程度。比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上海关了许多街边店铺,“本意是好的,但是美化却没跟上,结果只留下了一面光秃秃的墙壁。”
对此,沈英娣建议,可以在社区微更新过程中打造5分钟养老圈、艺术社区等,让城市更新更具特色和温度。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加大社区更新的资金、政策支持,同时加强顶层设计,为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