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庭审

骑行中共享单车车座突然脱落致伤

用户怒将企业诉至法院

本文字数:930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法治报通讯员  张律涵

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深受欢迎。然而,因车辆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导致用户受伤也时有发生。近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共享单车用户在骑行中,因车座脱落受伤引发的健康权纠纷案件,并促成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车座突然脱落摔伤

小吴从事电脑维修工作,经常一个电话来了就要上门服务。一日,小吴接到一个需要上门维修的订单,通过共享单车APP找到就近的一辆共享单车,谁知刚骑出去没有30米,单车坐垫突然向身体左侧掉落,小吴摔倒在地,一阵剧痛,小吴这才发现手、膝盖、脚都摔破出血,随身携带的设备、包也受损。之后,小吴拨打了共享单车APP上的客服电话,客服告知其共享单车均有保险,自行就诊后携票据原件找保险公司理赔后即可,小吴即至医院就诊。

一个月后,小吴按照客服指引去理赔医疗费用时,却被以各种理由拒绝赔付,投诉也是处处碰壁。小吴因无法查清共享单车平台的实际运营、管理公司,一怒之下,将该共享单车APP的数家关联公司告上法庭。

单车企业赔偿医疗费等

法庭上,几家关联公司均表示,对于小吴的受伤深表遗憾,但小吴起诉的数家公司虽属共享单车实际运营公司的关联公司,有的是APP开发公司,有的是广告宣传公司等,均非实际的平台运营方,亦非本案适格被告。另外,本案所涉事故只有小吴一人陈述,无任何报警记录,无法查明小吴的摔倒原因,也可能是小吴操作不当导致摔倒受伤,因此对事发经过不予认可。

小吴则表示,涉案共享单车在全国范围内有十几家关联公司,其作为公民实在无能力查明到底是哪一家公司对该共享单车进行运营和管理,所以挑选了几家看起来有关系的公司进行起诉。

法官认真听取小吴的各项诉讼请求,并向小吴释明,其所诉的公司均非本案适格被告,需要进一步明确承担责任的主体。庭审中,被告之一表示,虽然己方非本案适格被告,但是出于对消费者的理解,以及公司品牌和形象的维护,为避免消费者诉累,公司同意承担小吴已经产生的医疗费。

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当庭达成调解,由被告公司之一赔偿小吴医疗费、误工费、衣物损失费等合计1000余元,小吴亦表示调解后不会再就本案所涉纠纷向任何单位或个人主张任何权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6 骑行中共享单车车座突然脱落致伤 2020-03-03 2 2020年03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