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7名从浦东机场降落的浙江境外输入型病例,对上海影响如何?昨天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明确:经查上述人员是从机场直接返回浙江,而71名在沪密切接触者已全部隔离。发布会还披露,上海将对14天内有重点国家旅居史的入境者一律隔离14天。民生方面,现在只需验过“随申码”,市民就能跨小区探访亲友,快递小哥和家政阿姨也能进小区。
已隔离71名境外输入病例密切接触者
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郑锦说:“3月3日上午,浙江省发布了新确诊7例境外输入型病例的信息。上海市疾控中心获悉后,立即启动调查。截至目前,已追踪到在沪密切接触者71人,都已落实隔离措施,后续防控措施正在进一步落实中。”
郑锦还明确,浙江新增确诊境外输入型病例均来自意大利,他们从浦东国际机场直接包车返回浙江丽水,没有在本市逗留。
入境管理方面,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威披露:上海经综合研判,对入境14天前有过重点国家旅居史的入境者,采取一视同仁的隔离14天措施。他说:“近期,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数量持续攀升。鉴于当前境外疫情防控形势,结合上海实际,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综合研判,进一步明确了涉外疫情防控和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措施——所有中外人员,凡是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过重点国家或地区旅居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也就是一律隔离14天。”
“我们再次强调,上海对所有入境人员的管理坚持一视同仁,严格入口管理、严格落地管理、严格场所管理。”徐威说。
验过“随申码”,“小哥”“阿姨”都能进小区
长宁区虹桥街道是上海境外人士相对聚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街道。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胡煜昂表示,在市区规定动作基础上,街道主要实施“人员排摸、宣传告知、管理服务”三措并举的社区防控方案,耐心细致地做好境外来沪返沪居民疫情防控工作。
虹桥街道是全国人大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具备丰富的法律资源。街道每日推出双语法律问答,比如不配合疫情防控的法律后果是什么、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承担什么责任等法律问题,帮助境外人士解疑释惑。
在虹桥街道多年治理中,积累了不少涉外社区自治资源。有的多语种志愿者还是全国人大立法点的议事员,还有社区涉外志愿者团队、外国商协会等。他们成为社区防疫的有力后援团,不仅帮助翻译防控信息,还帮助传递官方声音,主动宣传中国的防疫规定,帮助他们的国民分清官方信息和谣言,稳定情绪,同时呼吁境外居民主动配合登记,提醒境外人士减少聚集。他们还为社区捐赠从国外带回来的消毒液和口罩等物资,减少了因语言、国情不通导致的不理解和不配合。
市民政局副局长披露:“我们结合推广使用‘随申码’,明确快递员等物流人员,家政员、护理员等服务人员,水、电、气、通讯等公用事业设施维修人员,符合一定条件的——能够出示“随申码”绿码,体温测量正常,已做好登记,服务人员已经相关居民同意——应允许进入小区(其中快递员可进入小区进行无接触式投递)。此外,进入小区看望父母、子女、亲友的人员也参照上述标准。这些举措,既保证了疫情防控的科学有序不松劲,又有力地保障了复工复产复市,方便了社区群众的正常生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