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庭审

从生产豆腐到转产口罩

资金有压力 法官来帮忙

本文字数:1411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陈卫锋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全社会对口罩、防护服、温度计等需求量急剧增加,为此,一些企业转产各类防疫物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添砖加瓦。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也有这样一家农副产品生产企业,从生产豆腐等豆制品为主转向了医用和民用口罩的生产,且日产量高达25万只,资金压力不容小觑。

巧合的是,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浦东法院)的一起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尚欠该公司115万余元及相应违约金。为缓解企业在“跨界”生产中面临的资金压力,执行法官马建军克服重重不利因素,以最快的速度为该企业拿到127.5万元执行款,为护航口罩生产贡献了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从生产豆腐到转产口罩

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美公司)是一家农副产品生产企业。公司在职员工约有3000人,营销人员也有约4000人。疫情当前,员工们的口罩需求非常大,每天需要消耗上万个口罩。为此,清美公司租赁了一家破产医疗厂商的设备和厂房,成立了自己的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并新增两条口罩生产线,用于生产一次性民用、医用口罩。通过加班加点生产,清美公司的口罩日产量高达25万只。

不过,如此规模的口罩生产水平,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社会的物资缺口,却也让清美公司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

多重困难考验法官智慧

巧合的是,经过上海浦东法院执行法官马建军核查,在其承办的一起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江苏某零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零售公司)尚欠清美公司货款115万余元及相应违约金。

原来,清美公司曾于2018年12月与某零售公司签订《商品采购协议》,双方自此确立合作关系。作为食品供应商,清美公司按照对方要求履行供货义务后,某零售公司却无故拖延货款。多次协商未果后,清美公司无奈将其诉至上海浦东法院,获得胜诉支持。

在财产保全阶段,具有资深办案经验的执行法官第一时间完成了对被执行人银行账户的全额冻结,避免对方转移财产。果然,某零售公司此后经营情况持续恶化,公司债务问题频出,法院的冻结措施让清美公司不至于面临“颗粒无收”的不利局面。

不过,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恰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法官赴外地执行存在诸多困难。同时,由于技术原因,异地查封冻结暂时又无法实现网络扣划,如何才能尽快执行到这笔钱,成了摆在执行法官面前的最大难题。

从跨省委托到当日放款

经过反复讨论,一个跨省执行方案渐渐明晰起来:利用网络委托系统,经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积极协调,委托被执行人所在地法院对冻结账户进行协助扣划。3月2日,127.5万元执行款终于跨省全额扣划到上海浦东法院的执行款专用账户,该笔款项顺利到达申请执行人手中似乎只差最后一个环节,即通过银行柜台划转。

但事实是,在此之前,还有领导签字、网内审批、财务审核出单、银行账单交换、执行案款押送、确认金额、完成转账等流程节点,涉及法院执行局、财务部门、银行等多个机构。平时,毫不间断地走完所有流程,至少需要数天的时间。为了将款项尽快发还清美公司用于口罩生产,上海浦东法院启动执行“绿色通道”,要求所有流程在当天务必全部完成。

直到确认全部案款已顺利到达申请人账户,马不停蹄的马建军终于长舒一口气:“特殊时期,不仅确保原先的农副产品供给,还积极转产口罩,这是企业社会责任担当的体现,而作为一名执行法官,我们的责任担当归结起来,就是‘司法为民’四个字。”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社会;庭审 A06 从生产豆腐到转产口罩 2020-03-10 2 2020年03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