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马晓露
若要问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后最想去哪里?最想见什么人?大多人的答案一定是:回家!和家人一起!
但是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有些好不容易走出大墙想要回家的刑满释放人员却回不了家了,还有些甚至面临着无处可去的窘境。
新生路上的第一步就如此艰难,这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好在,在这个时候,有人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上海市帮教志愿者协会在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社区矫正管理局指导下,充分重视相关刑满释放人员的衔接工作,积极配合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共同采取多项措施落实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工作,联合各方力量,积极拓展新航驿站等社会帮教志愿服务力量,帮助无法回家的刑释人员有栖身之所,感受到上海的温度,共克艰难。
新航驿站 疫情期间特殊的“家”
江某是一名籍贯在湖北黄冈的刑满释放人员,2月3日,他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新生”,走出大墙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经过服刑期间的教育改造,江某已经决定改过自新,做好了重新开始的准备。然而,一墙之隔的新生之路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发生变化,也乱了江某的心。
“怎么办?外面安全吗?家人过不来,家也回不去了,我还能去哪?”面临无处可去的窘境,江某有些忐忑不安。
江某的无措没有持续多久,一个温暖的消息就传来了。监狱与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沟通商议后,决定在这特殊时期帮江某走好安全新生路的第一步,只要他愿意,可以临时到市新航驿站生活,社会帮教志愿者会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他提供基本日常生活保障。
这个消息令徘徊在绝望边缘的江某喜出望外,他愿意接受这一份帮助。
临释放前,监狱民警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形势和基本防疫措施一一告知江某,清楚明白相关情况的江某自愿签署了《临时安置承诺书》。而另一边,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市帮教协会的工作人员和帮教志愿者们则抓紧时间,对将要成为临时安置点的新航驿站仕操分站进行走访和情况落实。
江某释放当天,监狱民警驱车将江某直接送达市新航驿站仕操分站,市帮教协会的工作人员和驿站帮教老师早已守候等待在那。
见到这些陌生但愿意伸出援手的志愿者们,江某非常感激,他承诺会严格遵守临时安置的相关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感谢你们的及时安排和收留,你们在危难时刻帮了我,这份帮助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至此,在这个特殊的新年,江某的回归新生路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得到开启。
市帮教志愿者协会介绍,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帮教志愿者们全力以赴地统筹资源,协助相关政府部门合力处置,促进相关回归人员得到安心安置,努力让他们感受到上海的温度和力量。近期已有多名“有家难回”的刑满释放人员陆续到新航驿站临时安置。
除了仕操分站,另一个临时安置点,新航驿站洪智分站也于2月中下旬陆续接收了两名刑满释放人员蒋某和王某,他们都因疫情防控期间存在特殊困难而自愿接受临时安置措施。监狱民警将蒋某和王某送达洪智分站后,市帮教协会的工作人员以及洪智分站帮教老师进行现场衔接,落实临时安置人员入住和相关谈话谈心工作。同时在疫情防控期间,帮教志愿者也做好了必要的医疗辅助用品和防疫物资的保障以及帮教工作。
“中途之家”暂避寒冬期待回家那一天
除了新航驿站仕操分站、洪智分站成为刑释人员临时的“家”,部分区的帮教志愿者协会也在这个寒冬,为有家回不了的刑释人员打造了能遮风挡雨的“中途之家”。
今年2月6日是辛某刑满释放的日子,他的老家在武汉,已经在监狱服刑改造1年多的他很想念家人。
然而,突发的疫情却让辛某面临有家不能归的困境。在陌生的上海,辛某没有熟悉的亲友,也无处可去,境况窘迫,回归的喜悦瞬间变成了对自己归途的无限担忧。
这时,市帮教志愿者协会和浦东新区仁阔“中途之家”及时向辛某伸出援手,为他提供临时安置。经过各部门沟通协调,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市监狱管理局、市帮教协会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到现场衔接,辛某在释放当日就入住了仁阔“中途之家”宿舍。中途之家负责人为辛某准备好了生活必须品和口罩等防疫用品,将在驿站的基本情况详细介绍给辛某听。除此之外,还与辛某谈心疏导,解除他的顾虑,安心在驿站度过疫情期。依托监狱与仁阔“中途之家”的联系机制,相关人员可及时互通辛某动态情况,做好跟踪了解和协调处置工作。
几日后,浦东新区帮教志愿者协会会长看望辛某,关心他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叮嘱辛某做好自身防护,一起期待疫情过去能放心回家的那一天。辛某深深感谢在这样特殊的时期能获得及时的帮助,承诺一定会遵守管理规定,也愿意在这段时间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为回归社会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据了解,浦东新区帮教志愿者协会在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市帮教志愿者协会和区司法局矫正处指导下,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帮扶作用,做好相关刑满释放人员的衔接工作,积极配合市监狱管理局共同采取多项措施落实相关衔接和安置工作,为全民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