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用好钱”比“募到钱”更具挑战

上海疫情防控社会捐赠收入达14.24亿元,支出达11.06亿元

本文字数:3090

图为慈善捐助的防疫应急箱被送至街镇

图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获赠医药用品 本版供图 浦东新区公益促进会

  □法治报记者  夏天

在突发疫情面前,“用好钱”比“募到钱”更具挑战——这是上海慈善事业在抗疫中给出的“答案”。

从定向捐赠给一线医务人员的数千万元善款,到浦东虹桥等口岸所在区域发热门诊配置CT设备,再到全市6000余村居获赠防疫应急箱,以及小区夜班保安收到“暖心礼包”……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募捐,上海正以“慈善捐赠统筹机制”摸排一线需求、设计项目,确保爱心物资精准用到点上。来自市民政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上海疫情防控社会捐赠收入已达14.24亿元(含国外捐赠3863.94万元),捐赠支出已达11.06亿元。

共同关爱全上海的“小区卫士”

普陀区愉景华庭小区,是一个有着1633户居民的大型社区。小区租户、外来人员多,疫情防控压力较大。据该小区物业方大华物业介绍,在实行小区封闭管理过程中,安保与居民有过争执矛盾,但安保们仍坚持原则,通过耐心解释和大力宣传,使绝大多数业主对小区的封闭举措从疑问到理解,最后非常支持。“每个保安都成为坚守家园的抗疫好战士,即使在寒风雨夜中,也未有丝毫懈怠。期间发生了规避登记的回沪人员从小区围墙把箱包扔进来,再从门口混进来的情况,最后被保安的火眼金睛识破。”

另据介绍,该小区最高峰时期有居家隔离户58家。为隔断疫情,安保们不畏风险,坚持参与到每天为居家隔离户送快递、外卖上门的行动中。

物业员工对社区的坚持、坚守和责任担当,居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小区业主纷纷捐助口罩、快速食品、暖宝宝,甚至牛奶、水果给值班“战士”,让战斗在一线的员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表示要用更努力的工作回报业主。同时大华集团慈善基金会也对大华物业防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及物资保障,支援了充足的口罩、酒精、84消毒液、防护服,确保小区的防护设备、防疫物资的及时充足保障,确保小区做到全面消杀无死角。普陀区房管局、万里街道也加入到关怀行动中来,全力帮助小区联系采购渠道并援助口罩、防护服、手套、消毒水等若干物资,以此鼓舞大伙的士气。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发生在愉景华庭小区的暖心故事并非个例,一项名为“小区物业夜班安保人员关爱项目”的慈善项目,正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开来。“小区物业保安日夜值守,非常辛苦。我们会同市房管局设计了这个项目,为社区夜班保安提供一份小小的爱心包,包括牛奶、方便面和饼干,虽然不是贵重物品,却体现了对夜班保安的关心。”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披露。据悉,该项目已得到了联劝基金会的响应,认捐了启动资金,并引入爱心企业提供项目所需的全部牛奶,又吸引了其他基金会一同加入资金支持行列。

目前,该项目已在普陀、崇明两区实现小区物业夜班人员全覆盖,并仍在进一步推进中。

“发热门诊配置CT项目”聚焦口岸防疫

“小区物业夜班安保人员关爱项目”让人暖心。事实上,这类富有“精确力”“实战力”的慈善项目在上海已有不少。上海民政部门在市抗疫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牵头建立了专门的“慈善捐赠统筹机制”,即相关部门通过全市疫情防控体系,摸排医护、道口、社区等一线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项目、对接供需,确保相关捐款捐物精准地用到“点”上,一时间,如“发热门诊配置CT项目”“社区防疫应急箱项目”“社区医疗机构防控物资项目”“小区物业夜班安保人员关爱项目”等聚焦特定人群、紧迫需求的慈善项目纷纷涌现,并火速被认领推动。

就在上周五,上海第二批医院发热门诊获赠CT设备。这是继市慈善基金会、市红十字会和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向首批向5家医院捐赠CT之后,又一次爱心之举。

数据显示,1月18日至3月18日,全市发热门诊总诊疗人次20.5万,两大机场口岸对口的医院累计接受1250名海关移交的“染疫嫌疑人员”,筛查判定疑似病例75例,经检测已排除58例,认定确诊病例9例。“随着海外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增大,本市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对重点国家或地区入境人员的筛查和病例救治工作也越来越重。于是,结合‘先郊区后市区,先区级后市级’的原则,此次遴选了第二批安装CT的6家医院。”市慈善基金会介绍。

据悉在本次受赠的医院中,东方医院、市七医院、周浦医院、浦南医院等位于浦东新区的医院的发热门诊,目前承担了大量来自浦东国际机场的境外人员的排查、采样、留观工作,以及周边区域老百姓日常医疗服务。同仁医院位于长宁区,发热门诊承担着虹桥机场、火车站等重要口岸的病例排查、采样、留观工作,以及虹桥商务区周边区域老百姓日常医疗服务,也是本市首例新冠确诊病例的收治医院。市十医院崇明分院是崇明东部唯一一家二级综合医院,承担崇明东部以及长兴岛、横沙岛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和疫情防控工作。

在医院防线之前,社区是战疫的前置防线。“社区防疫应急箱项目”正是聚焦于此,为全市6000余居村委会逐一配备装有多种抗疫用品的应急箱,包括防护服、额温枪、口罩、隔离眼罩等。项目发布后,市慈善基金会立即认领,投入700多万元,给奋战在社区防疫一线的居村干部、社区志愿者增添一份应急安全保障。

此外,上海众多社会组织也倾力整合资源,提升社区防疫战斗力。从护目镜、口罩、防护服、医用手套等医用防护品,到保温杯壶、护手霜,甚至咖啡、馅饼等生活用品、食品,上海慈善力量正以全方位的关怀,支持社区抗疫。

第二笔善款已捐援鄂勇士

随着湖北省疫情防控态势逐渐稳定,近日全国各省援鄂医疗队陆续凯旋。“在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上海援鄂医疗队和本市一线医务工作者是奋战在最前沿的战士和勇士。对于他们,社会各界格外牵挂、关爱有加。”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指出。

据市慈善基金会披露,此前该会已将首批慰问金送至每一位援鄂医疗队员的手中;日前,第二笔定向用于慰问上海援鄂医疗队的824.5万元善款,也由上海永达公益基金会向市慈善基金会捐出。

据蒋蕊披露,本市各公益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动足脑筋,想方设法为援鄂医疗队和本市一线医护人员送餐饮、送物资、送慰问。比如,上海尚医医务工作者奖励基金会联合餐饮界的爱心企业,为本市部分医院的发热门诊、感染留观病房医护人员送馄饨。同时,该基金会特别设立“医德风范-致敬抗疫医务工作者”专项基金,奖励上海援鄂医疗队和本市一线医务工作者。

又如,上海基金业同业公会携手其31家会员单位,在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中成立了“上海基金业致敬白衣天使专项基金”,慰问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奖励表现突出、贡献显著的白衣天使。目前,该专项基金的规模已近4700万元。疫情结束后,资金如有结余,将继续用于支持和激励医护人员和医疗卫生发展的公益项目。

促进供需精准对接

“在突发的疫情面前,用好钱比募到钱更具挑战。”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施南昌看来,不可以将善款“一划了之”,一定要坚持项目化运作;对于每一个项目方案,也要坚持通过机构民主审议和决策程序。“在我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的助力下,每一笔捐赠收入,每一个项目从立项审批、资金划拨、项目执行、项目结算等全过程都实现了从进到出的全流程监管;对于每日款项的收支及重要信息,坚持编辑每日专报和信息公开。”施南昌说。

据统计,根据民政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民政局等对于疫情捐赠工作的规范要求,我会对于疫情款物的使用,本着依法合规的原则,在充分尊重捐赠人意愿的前提下,针对湖北、武汉和上海等地区的实际需求,已策划和实施了百余项援助项目。

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说:“通过抗疫慈善捐赠统筹机制产生的相关项目,很好地促进了慈善捐赠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确保了善款善物及时、足额、有效地用于抗疫急需。对于这些项目,我们一律要求做到‘快进快出、物走账清,及时公开、适时审计’。”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用好钱”比“募到钱”更具挑战 2020-03-23 2 2020年03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