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法治综合

日行2万步 摘下口罩倒出汗

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驰援机场的故事

本文字数:1473

浦东政法委机场防疫志愿者利用手机翻译软件和入境人员交流记者 王湧 摄影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日行2万步;能倒出汗水的N 95口罩……在如今的浦东国际机场,有一支特殊的  “政法小分队”,他们就是来自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的机关干部。首批7名志愿者响应浦东对入境重点旅客闭环管理转运工作“征召”,3月6日加入首批志愿者队伍,承担起浦东国际机场接送转运工作。

进入国门第一节普法课

旅客出关后,顺着通道一路来到浦东“摊位”——入境人员集散点,送转运工作由此开始。以法律为特色的“政法小分队”的志愿工作也从普法开始。

姚军明主要负责内场协调兼人员转运工作。“我们见到回国的旅客,首先就要进行法律告知。”姚军明说,“我明确告知旅客,不管是集中隔离还是留验我们都严格按照中国法律,所以在中国境内无论是谁,都请配合工作。”在普法结束后,姚军明也语重心长地对旅客们说,目前的严格措施,其实是为了保护更多人的安全回家。“我们欢迎大家回家,也欢迎来中国做客。”姚军明的话常常赢得旅客们的一片鼓掌声。

当然不配合的小插曲也时有发生。一名从日本抵沪的中年妇女,在得知自己需要集中隔离后,在机场情绪失控,扯下口罩对着工作人员破口大骂。于是有着多年政法工作经验的姚军明就被请来处理此事。

姚军明见到了这名情绪激动的旅客时,冷静地给出两个选择:要不静下心把口罩戴好好讲,要不就采取强制措施。“我告诉她,大喊大叫解决不了问题。”姚军明的话,让该旅客安静了下来,她表示希望能解决问题。

于是,姚军明便带着她到一旁单独谈心。经过疏导,该旅客道出了心中的怨气。原来,该旅客已经在日本居住了20多年,几年前她与丈夫离异。原本此次回家已经和儿子联系好,到儿子家居家隔离。但没想到与儿子共同居住的前夫坚决反对。因此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她需要接受集中隔离。这一突然变故让她有些接受不了:“为什么房子我也有份,现在我不能回家住。”

“看似你前夫做得有点过分,但其实也有他的难处。”姚军明仔细与他分析,前夫与儿子居住的房屋只有50多平米,不太具备居家隔离的条件,“这么小的空间很难做到完全隔离。到时与你同住的前夫和儿子都会有被感染的风险。”姚军明建议该旅客在接受14天集中隔离后,再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房屋问题。最终,该旅客心平气和地坐上前往集中隔离点的转运车。

攻克“语言关”

每天面对的旅客来自五湖四海,“政法小分队”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语言关。为此,这些离开课堂好多年的老兵不得不重新捧起了外语书,翻出了自己“压箱底”的库存。但他们也坦言即便挖“库存”也难以应付各种专业词汇,尤其是多国语言。

于是王亚军想到了借助科技的力量,多番试用后选定了一款语种丰富,还能够直接录音翻译并语音播报的手机软件。每当与旅客交流遇到困难,这一翻译软件就派上了用场。

为了方便旅客更快通关,“政法小分队”还将各种常用句翻译成了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波斯语、韩语、日语等多国文字,截屏保存。

能倒出汗水的N95口罩

浦东机场是国际旅客到达最多的机场,浦东新区也是接送旅客最多的区。截至3月18日24时,“政法小分队”所在的浦东组已经实际接送旅客2115人。

其中,3月18日是国际到达首个“大客流”,单日接送旅客多达300余人。“政法小分队”的志愿者每天都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带着N 95口罩与旅客不停沟通。工作一天后,摘下的口罩里都倒得出水。而志愿者们每天至少2万步,白天在防护服中热得湿淋淋,凌晨时分则被冻得透心凉。可即使如此,志愿者们还是将所有的热情奉献给了旅客。

据接送转运工作总指挥介绍,第二批志愿者即将轮班入驻,该区委政法委也将有“新兵入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3 日行2万步 摘下口罩倒出汗 2020-03-23 2 2020年03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