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法治综合

论司法资源供需失衡下的繁简分流

本文字数:2021

  【内容摘要】现代司法必须面对司法需求多元化与司法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繁简分流制度正是在司法资源供需失衡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广义上的繁简分流包含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内部繁简分流及审判管理三方面内容,通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升审判效率,助力缓解人案矛盾。

【关键词】司法资源  供需矛盾  繁简分流  多元化纠纷解决  审判管理

□赵欣雨

一、司法资源的供需矛盾

司法资源,是以司法程序解决社会矛盾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的总称,司法运作的各个环节均会消耗特定程度的司法资源。近年来,随着法治建设进步、权利保障受到重视,公民的诉讼需求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但是由于资源具有有限性,就会产生司法资源供需失衡的问题。司法资源的有限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投入有限,二是未合理配置。

(一)司法资源投入有限

国家对于司法资源的投入不可能无限增加,新增的经费投入也有可能为不断扩张的司法职能消解,经费被分流至其他非审判性工作,真正用于核心审判的经费增长幅度并不明显,致使司法资源的供给能力未得到有效提升。

(二)司法资源未合理配置

司法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释放出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率,平衡供需关系。但是由于配置方式、程序衔接、人员管理等原因,我们未能有效整合审判力量,发挥其最大效用。虚假诉讼等滥用司法资源的案件若缺少有效的方式加以规制,也会导致有限的司法资源更加紧缺,加剧供需失衡问题。

二、司法资源供需失衡的现状分析

(一)诉讼需求增长

自2000年以来,我国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数量已从591.8万件增长至2018年的2800万件,增长了近4倍,其中民商事案件的增长幅度尤为显著,司法资源的需求量远超供给量。虽然近几年仲裁、调解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承担了部分诉讼职能,但诉讼仍是纠纷当事人的首要选择。在案件数量增长的同时,案件类型也逐渐朝着多元化,复杂化方向发展,使得法院的审判负担成倍增长,司法资源的供给能力面临极大考验。

(二)员额制改革矛盾

员额制改革立足于法官队伍的精英化、专业化建设,而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法官的整体数量。若员额制无法实现其预期提升司法效率的目标,那么在案件数量日益增多的情形下,改革一定会加大法官的办案量,加剧人案失衡,进一步削弱司法资源的供给能力,加深司法资源供需矛盾。

(三)虚假诉讼占用司法资源

立案登记制可以有效保障当事人的诉权,但也增加了虚假诉讼发生的可能性。虽然第三人撤销之诉及罚款、拘留等民事强制措施可以对虚假诉讼起到防治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虚假诉讼案件还是会占用司法资源去审查、核实。且从法院对于虚假诉讼案件的审理情况来看,此类案件往往很难认定,反而会稀释原本就有限的司法资源。

三、司法资源供需失衡下的繁简分流

面对司法资源供需矛盾,不论是增加司法资源还是抑制司法需求均缺乏合理性。司法改革应当探索在审判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合理配置审判资源,提高审判质效。繁简分流制度正是目前缓和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包含三部分内容:

(一)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可以使当事人拥有更为广泛的程序选择权,诉讼不再是唯一或者相对而言最好的解纷方式。目前我们不断探索变革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打造更具专业化、精细化的解纷机构有针对性的覆盖不同领域纠纷,保证各类民商事案件均能获得最快速、妥善的解决。同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衔接机制,特别是诉讼外纠纷解决与诉讼程序的对接,司法适当支持与监督,保证各制度的良性运行。

(二)构建法院内部繁简分流机制

内部繁简分流是指法院对于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根据其难易程度,选择繁简程度不同的程序进行审理。内部繁简分流构建的重点在于繁简案件的评估与区分。我们通过细化分案标准、精准识别繁简案件,保证程序适用的正当性,实现司法成本与司法效益的平衡。目前,各地法院均在不断探索高效的分案方式以提升人案资源充分适配,并在实务过程中动态调整繁简案件的识别标准,出现了许多具有示范意义的繁简分案机制。

(三)审判管理支持繁简分流

审判管理可以为繁简分流提供制度与技术支持。一方面,审判管理可以促进审判专业化,在保证繁简分案合理性的基础上实现分案后审判工作的高效与公正。另一方面,我们加强审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助力繁简分流机制的高效运行。电子分案系统、在线调解与审判平台等司法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成果在辅助法官办案,提高司法效率层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未来我们可以继续推动法院信息化建设,切实缓解司法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紧张关系。

结语

司法资源供需关系失衡是当下司法体制改革亟须解决的现实困境。繁简分流制度从案件分流、程序优化的层面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既增加公民纠纷解决的途径,也提升了司法审判的效率。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法官队伍建设、审判模式完善等制度改革加强与繁简分流制度的配合,使得司法资源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输出,切实缓解我国的司法资源供需失衡问题。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3 论司法资源供需失衡下的繁简分流 2020-03-23 2 2020年03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