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叶荷
减免企业房租、减轻人力成本、稳定劳动关系、加大人才住房补贴、延期申报纳税、加大信贷支持……2020年2月8日,普陀区出台了《普陀区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共抗疫情共渡难关的十二条措施》,如今,该项政策落地已一月有余,普陀区企业复工复产做得如何?昨天下午,普陀区召开“普陀区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共抗疫情共渡难关的十二条措施、强力推进全区有序复工复产复市”专题新闻发布会。
记者获悉,全区工业企业、外资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均已实现100%复工。全区11项市属重大工程项目已全部复工。
想要复工?“弹药”先行!
2020年3月3日下午,上海高力物业顾问有限公司向普陀区甘泉路街道送来一面锦旗:“为企业贴心服务,为复工保驾护航”,对普陀区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帮助解决企业复工难题表示诚挚的谢意。
事情还要追溯到2月初,对上海高力物业顾问有限公司来说,往年的这个时候,公司忙的是为员工发放开工红包,但是今年企业复工后面临的第一件事,则是员工没有口罩等防疫物资,企业难以正常经营。当普陀区甘泉路街道相关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从街道紧张的物资库中,挤出一批口罩、消毒液、手套等防疫物资。在企业复工的第一天,普陀区马不停蹄地将这份珍贵的礼物,送到了上海高力物业顾问有限公司,并为该公司协调落实后续口罩购买的渠道。
第一时间为企业复工复产送上防疫“弹药”,在普陀区,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记者获悉,普陀区一方面加强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服务保障,督促和帮助复工复产企业落实防疫安全措施,一方面则为各类企业复工和生产经营,协调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目前,普陀区已累计为全区商务楼宇、园区、企业等提供额温计500余只,各类消毒液(水)50吨,已对接、正在对接供应口罩500万只,受益企业达数千家。
与上海高力物业顾问有限公司有所不同的是,位于普陀区甘泉路街道辖区的上海华盛典当有限公司(下称“华盛典当”),想要复工复产,却遇上了没有停车位的尴尬。本来街道已经帮助华盛典当联系了公司附近的小区供员工和客户临时停车,但该小区却因防疫需要采取封闭式管理,不允许外来车辆进入。
2月21日下午,普陀区甘泉路街道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昌宏斌与华盛典当负责人通电话,了解企业各项复工事宜的准备进度。就在要挂电话时,对方随口说道“停车不便可能会对公司复工和开展业务产生一些影响”。抓住这个小细节后的昌宏斌马上将其记了下来,并向领导汇报。
虽然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非常忙碌,普陀区甘泉路街道企业服务中心还是决定一个个实地考察,为企业解决停车难题,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经过一天天的奔波,每天日行“2万步”的昌宏斌终于为该公司找到了停车位,事情也因此有了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此外,普陀区还多方筹划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便利。如: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专项资金、技术进出口、软件出口等业务办理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通道;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法律咨询服务,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构建“1+9”受理体系,开辟了一条区国资委政策咨询热线,设立了9个区管企业业务受理点。截至目前,普陀区已对辖区内的企业发放租金减免告知书1349份,告知率超过90%。此外,考虑到减租流程需要一定的办理时间,相关区属国企也已采取了“先停收、再补批”的办法缓解中小企业困难。目前,普陀区属国企已受理减租申请1117件,相关后端审核、审批程序正在加快集中办理中,预计3月底前能全部完成,将减免租金合计约1亿元。
企业陷入“冷冻期”?“复工保障大餐”已上桌!
疫情当前,影视企业的“冷冻期”似乎更久一点。2018年成立的上海红点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坐落于普陀区天地软件园,经过两年多的苦心经营,企业发展强劲势头,却被这场疫情打乱了节奏。影视制作订单被取消、影片拍摄计划推迟、投入大量资金的影片不能如期上映……业务全线搁置,红点影视不得已推迟复工,但是房租、物业、水电等固定成本却成了一笔巨大的开销,这让目前仍处于中小企业初步发展阶段的红点影视“雪上加霜”。
在了解红点影视的情况后,普陀区相关部门积极与红点影视联系,宣传房租减免政策。在园区的帮助下,最终红点影视享受到了减免两个月房租的政策扶持。
“园区的房租减免政策真是‘雪中送炭’,现在公司正积极寻找项目,预计3月中旬就能全员复工了。”红点影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企业有困难,着力通过组合拳的方式,让企业渡过“冷冻区”,上海思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受益者之一。2月15日,注册在园区异地办公的上海思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在为新一轮红外测温系统研发带来的资金流困难而发愁时,《普陀区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共抗疫情共渡难关的十二条措施》的发布让企业看到了希望。思亮信息第一时间就向普陀区进行了咨询,园区招商服务部逐条向企业解读政策,积极为企业对接普陀区发改委和银行,并在第一时间指导企业填写和提交相关材料。
在园区的主动服务下,3月2日,思亮信息成功被纳入上海市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园区帮助申请的优惠利率贷款也得到立项批准,银行批出了800万元低于基准利率的贷款,为思亮信息解决了燃眉之急。
此外,在一系列“组合拳”中,“楼长制”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楼长们在排摸疫情、帮助复工、政策落实的第一线,及时了解到企业的需求与困难,第一时间主动依据政策给企业提供帮助。园区在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主动发挥“楼小二”精神,指导审核企业复工申请,为园区内135家中小微企业落实房租减免政策,为136家存在现金流困难的企业申报财政扶持申请,推动了园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半小时放款的背后:企业从受助者向捐赠者转变
在疫情期间,企业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如何顺利复工复产,牵动着各方的心。那么,在政府帮助之后,顺利复工复产的企业,又可以为社会做些什么呢?
“柯渡的业务都在医院。疫情发生后,公司的支出并没有减少,一方面要保障一线,工资、采购等,一方面公司的销售业务均不得不暂停,一进一出,公司的压力巨大。”上海柯渡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位于普陀区内的一家防疫企业。在得知该公司困难后,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及时有效地开展了复工复产工作指导,并为该公司解决了上游产业链的问题,主动联系区内大型卖场,以最快速度争取到卖场的积极响应,促成企业间合作,打通关键供应链。此外,了解到该公司的资金压力之后,在普陀区“信贷绿色通道”开放后,该公司成为了首批使用的企业之一。
“26日,我们第一时间在‘信贷绿色通道’填报了申请材料,青联、金融办和银行的工作人员就来现场进行线下材料的补充审核,27日上午交通银行的分行贷审会通过申请,我们就收到了放贷批复,计划在下周初,就可以取出首批发放的5000万元了。”上海柯渡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十分欣喜,“网上登记申报,线下审核材料,线上线下同步批复贷款申请,原先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才能办下来的事儿,这次才用了一天,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目前,在多方助力下,上海柯渡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度过最困难的时期,恢复正常运营,并开展销售配送业务,销售额也正稳步回暖提升。
在接受到帮助后,上海柯渡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想方设法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在武汉疫情发生后,柯渡医学科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急向湖北各地捐赠了350万元紧缺医疗设备。捐赠地涉及武汉、荆州、荆门、恩施等地的9家医院。捐赠的设备主要是医院急需的输液泵、注射泵及其配套多通道工作站。
与此同时,抗疫期间,柯渡医学科技也有1000多名医疗设备工程师,在一线参与抗疫工作。这些工程师分布在数百个城市,入驻在近300家医院,管理着数十万台医疗设备。他们不是医护人员,但他们与医护人员一起,成为了抗疫战争里重要一员。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