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叶荷
本报讯 2019年,市民郭小姐通过微信结识了自称可以“搞定”本市户籍的男子瞿某,在支付了10万元定金之后,约定期限也到了,户口却迟迟未能办理,定金也未能讨回。最终,在居家隔离期的郭小姐选择了报警。近日,普陀警方经过缜密侦查,迅速侦办一起合同诈骗案件,嫌疑人瞿某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3月中旬,普陀公安分局东新路派出所接报一起诈骗案件,报警人郭小姐于2019年年初通过微信认识了一名自称能通过人才引进途径办理本市常住户籍的男子瞿某。因急于落户,郭小姐与对方签订了所谓的“服务合同”,轻易向瞿某转账10万元作为定金。很快约定时间到了,郭小姐的户口却迟迟没有办理成功,瞿某也不愿归还定金。
接报后,警方立刻开展调查工作。由于郭小姐报警时仍处于从外地返沪的居家隔离期,为尽快破案,民警通过视频电话询问报警人郭小姐相关情况,制作了“云笔录”。根据郭小姐提供的线索信息,结合民警现场走访,警方很快锁定了瞿某的身份信息和活动范围。3月20日,民警在菊联路某小区内将涉嫌合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瞿某抓获。
到案后,犯罪嫌疑人瞿某如实供述了自己的作案事实。原来,瞿某只是听说过通过人才引进落户,而其本人根本没有能力办理本市常住户口落户事宜。郭小姐支付的10万元定金,已被瞿某用于偿还债务和挥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