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我们的货已在阿联酋港口滞留51天!现已面临巨额损失,而每多停留1日,损失还会扩大!”“游客要求办理退票,机票供应商的退款又没打过来,金额高达几千万!实在令人头疼……”“我们商场有许多租户希望减免租金,但是我们又希望快点回笼资金,因此产生了合同纠纷……”
全球疫情继续蔓延,国内防控亦在持续。外贸业、旅游业复工复产面临许多障碍和法律难题,而劳资、房租等纠纷也仍在困扰企业。不可抗力事实公证、解除合同纠纷、房租减免方案、劳资矛盾调解……上海司法服务正充分开辟绿色通道,以“全天候法治体检”“派发法律服务券”“不见面调解”等形式,提供更便捷、更惠企的法律服务,推动全市复工复产进度和营商环境改善。
公证开辟绿色通道,助外贸企业“波斯湾突围”
随着疫情蔓延,国内许多企业的外贸业务受到巨大冲击。近日,上海某海运公司就紧急求助杨浦公证处,称其帮助一家印度公司运输的液体化工品已在阿联酋港口滞留51天,公司面临着巨额损失。唯一的突围之道,就是尽快办理相关公证,用于授权当地人员处理卸货、存储的各项法律事务。
杨浦公证处受理本案后,立刻第一时间主动介入。公证员吴洁迅速制定了快捷合理的办证方案,并启动“绿色通道”,主动提前将外文文本送往翻译公司,以最大程度节省当事人时间。就在该公司法人在杨浦公证处办理完相关公证的次日,当事人便拿到了急需的公证文书,也看到了“波斯湾突围”的曙光。
据介绍,受疫情影响的企业们,有的急需申办不可抗力事实类、合同履行类、保全证据类公证事项;有的急需申办抵押贷款合同、融资租赁合同、股权质押合同等融资类公证事项,有的企业采取网上召开董事会、股东会、招投标开标会等,需要现场监督公证……杨浦公证处于3月组建了以党团员为主的6人企业服务专门团队,全力应对企业的上述需求,以缓解他们停产停工、无法按期履行合同等生产经营困难,为其提供专项公证法律服务。
该团队还靠前主动了解企业需求,“一对一”提供法律咨询,对企业涉及复工复产的业务需求及时回应、迅速反馈,为复工企业提供“绿色通道”,业务办理由专人接待,优先受理,快速办结,尽快出证,落实涉疫企业等群体公证费用减免,全流程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
律师团为企业全天候“法治体检”
“徐律师,我们现在真是焦头烂额,游客要求办理退票事宜,机票供应商的退款还没有打过来,退票金额高达几千万元,由于退款数额巨大、办理退款程序复杂,实在令人头疼……”
疫情对旅游业产生了严重冲击,航空票务也跟着受到影响。票务行业是这次复工复产大潮中的重要领域,而票务公司属于这个产业链的中游,它的上游是机票供应商,下游是购买机票的顾客,一个处理不到位,极有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奉贤区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徐叶花律师帮助票务公司理清法律关系:“因疫情防控需要,已经出售的机票因游客无法出行导致退订的,属于不可抗力,可以解除合同;对于解除合同所产生的机票退票款等费用,建议和机票供应商本着相互理解、共同抵抗疫情原则协商处理。”
徐叶花建议票务公司采取“四步曲”:第一步,先行垫付退款金额;第二步,向机票供应商反映情况;第三步,双方远程磋商;第四步,签订书面协议。最终,票务公司与机票供应商达成书面协议,供应商承诺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分期支付机票退票款。
与此同时,房屋租金纠纷也是复工复产中的“老生常谈”。近日,上海誉嘉律师事务所主任田原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了一家企业打来的咨询电话:“田律师,我有个关于房屋租金的问题,因受疫情影响,我们商场有许多租户希望减免租金,但是我们又希望快点回笼资金,因此产生了合同纠纷……”原来,这家民营企业名下有几座商场和酒店,因为疫情生意大受影响。商场里不少租户找到他们,希望能减免租金。“我们也很为难啊,商场去年夏天刚刚装修,还指望春节期间回笼一部分资金呢。”
听了企业负责人的诉说,田原沉思片刻后,“首先,你们不是国企,没有硬性规定一定要减免多少租金。但是,这次疫情对商户影响非常大,他们的诉求可以理解,完全不减租不太合适。”田原建议,“企业可以先向商户承诺会减免部分租金,但具体金额需要一家一家洽谈协商,重点是要向商户阐明,减租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渡过这个难关,争取他们的理解。”
据介绍,奉贤区依托“12348”热线,组织专业律师为企业提供“24×7”全天候优质法律服务,并会同当地工商联及商会等,开展企业复工复产“法治体检”专项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围绕企业复工复产在法律服务层面上的需求,如企业普遍关心的不可抗力免责条款的法律适用、合同履行等问题,编制工作指引。
作为奉贤区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从今年2月开始,田原律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企业、个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市律协每隔7—10天就要更新一次《问答指引》,田原承担了指引的审核工作。在他的案头,摆着最新的一份指引,足足有51页。
“从节后到现在,已经更新了3个版本,马上就要编写第4版。”田原说,“随着形势变化,人们关注的问题也从酒店车票退款、假期延长带来的影响,逐渐转向了劳动关系解除赔偿、合同受疫情影响无法及时履行的违约责任、不可抗力条款的使用等,如果不及时更新,在解答时可能会出现瑕疵。”
劳资纠纷高发,“云调解”确保执行工作“不间断”
近日在黄浦区,有21名员工因疫情期间未领到公司的加班费,致使他们集体维权。
黄浦区劳动争议专职调解员收到申请后,首先建立了公司方和劳动者两个微信群,分别梳理归纳双方对加班费所提出的意见、点对点核对申请事项并记录;其次,针对疫情时期工资、加班工资的特殊性,积极查阅法律条款和相关资料,确定一个准确合法的加班费计算方案给到双方当事人。
最后,调解员通过与双方当事人进一步的网络、电话沟通,双方达成一致,认可方案的可行性。在公司如期支付加班费后,申请人进行了撤诉。
据介绍,随着企业复工复产,一波前所未有的劳资矛盾高发潮出现,案件数量屡创新高。黄浦区劳动争议专职调解员在黄浦区人社局职能科室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开展“微协商”、“云调解”等线上庭前调解服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调解执行工作“不间断”,为双方提供精准司法服务,以此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黄浦和谐稳定。
针对“不见面调解”的沟通效率可能比较低、信息确认成本高的特点,调解员还改变了原来线下调解的案件录入流程:把信息确认分成两个步骤,一是前期先行联系和引导,指导申请人了解案情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隔天再次与劳动者联系。这样,有了之前的询问和沟通,正式进入调解时就相对轻松很多,前期的交流,其实是把调解工作前移了。经过一两周的磨合,调解员的介入速度和效果有了显著改善,使得调解工作更加顺畅了。
“战疫时期,病毒是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敌人,双方应当携起手来,共度时艰。”调解员还这样对双方当事人宣导,争取更多理解和支持。
据最近数据显示,上海中小企业复工率已近9成,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已基本全面复工,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良好,整体发展保持稳定。同时上海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采取有效举措,切实助力本市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如上海已经宣布,为加强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法律服务,决定针对疫情期间易发的合同、劳资、贸易等纠纷,探索发放“法律服务券”提供法律援助,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