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汪昊 摄影报道
本报讯 “终于不用顿顿烧饭了,方便多了!”昨天上午11时不到,静安区首批恢复堂食的社区食堂——彭浦新村彭三社区食堂门口,正在排队的居民潘阿姨和老伴告诉记者:“我俩一天三顿都在这里吃的,年纪大了,之前顿顿自己烧饭老费劲额。”
“恢复堂食后,来吃饭的老人一天比一天多。”食堂负责人董钧棠说,“我们不光要烧好菜,防疫工作也不放松。”
在方便社区居民的同时,防疫仍然不能放松。记者在现场看到,食堂进、出口分开,5人一组分批进入,一人一桌,秩序井然。
清蒸白水鱼、洋葱炒牛肉、山药木耳鸡片……食堂师傅们在后厨忙碌着,临近上午11时,菜品陆续准备好,端上了窗口。“今天连点心一共20道,都是比较适合老年人口味的菜肴。”董钧棠告诉记者,从3月2日开始,彭三社区食堂恢复营业,但此前每天只提供中午时段的套餐外带,且套餐种类只有两种,老人无法自选菜品。“为了满足社区老人们的需求,我们中餐和晚餐近日恢复了堂食。还增加了点心供应,老人们下午可以来买些生煎、烧卖、蛋挞之类的点心回去。”
据悉,彭浦新村街道现有60岁以上户籍老人5.05万,占户籍人口的38.91%,是静安区老年人数量最多的街道。彭浦新村街道服务办副主任杨猛告诉记者,3月初以来,街道4家社区食堂陆续恢复日常午餐客饭外卖供应,目前,其中两家已有条件试行午餐堂吃服务,一家恢复了早餐外卖供应,日均就餐老人已逐步恢复至300多人次。
图为社区居民在选购午餐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