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走近人大·宝山

做老百姓的家里人

宝山“人大代表之家(站)”运作获肯定

本文字数:3633

高境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有效推进小区环境面貌改善

  □见习记者  张叶荷

宝山区共辖3个街道、9个镇,有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共计1006名。换届以来,宝山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代表履职和民意表达的结合点,不断拓宽公民依法有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渠道,着力打造平台、完善机制、提升水平,把“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作为巩固和加强人大工作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区街镇层面的“人大代表之家”已建成12家,居村、产业园区等层面的“代表联络站”已建成65个。

倾听百姓的心声,解决百姓的难题,为社区的基层治理贡献智慧力量……记者发现,宝山区各个“人大代表之家(站)”运作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在广泛联系人民群众、更好发挥代表作用、畅通民意反映渠道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得到了宝山各级人大代表和基层老百姓的欢迎,成为社情民意的“听诊器”、服务群众的“直通车”和社会治理创新的“源头活水”。

社情民意的“听诊器”:跟交通事故多发地说再见

“今天潘泾路潘新路路口又发生交通事故了。”“又是那里啊,这路口不开通,要么绕好远的路,要么冒险逆向行驶,不出事才怪。”几年前,这样的对话总能从宝通家园居民口中听到。而今,这样的情况,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据了解,潘泾路潘新路路口是个丁字路口。以往,居民回个家或者到罗泾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事时,至少要多走1公里路。为此,尽管交警部门采用多种方法来管理这一路口,但非机动车逆向行驶,甚至机动车逆向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屡禁不止,也就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樊红霞代表在罗泾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中听到选民的反映,就及时将此问题向镇人大反映,镇人大也将此问题反馈给了镇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区人大代表知晓此事后,先后联系了区建交委、公安局等部门来到罗泾,实地查看路口情况,并多次召开座谈会,研究解决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达2年的努力,2019年8月,潘泾路潘新路路口终于打通。如今,樊红霞代表在同宝通家园的居民聊天时,很少会听到有老百姓抱怨回家绕远路,也很少听到关于潘泾路潘新路附近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了。

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施小区外预留管道燃气接口铺设至居民家中的管道工程,杨行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助力解决居民的生活实际困难;围绕小区道路综合改造,高境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有效推进逸仙一村一居小区环境面貌改善;盯紧噪音扰民,张庙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提升百姓社区生活质量……“家站”是基层社情民意的汇聚地,而“人大代表之家(站)”则成为社情民意的“听诊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老百姓的“烦恼”,并聚合多方力量去解决问题,诸如此类的案例,在人大代表联络站,还有很多。

实践中,宝山以“家站”为平台,积极探索代表联系群众和征求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机制。如在对本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进行专项监督时,在“家站”开展“我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献一策”活动中,收集到各级人大代表和居民的意见建议300余条,把群众在促进社会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所思所想,及时反映给政府有关部门,促使这些部门和单位在改进工作时考虑代表和选民的意见;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区自治情况等来自社区居民的呼声,也进入区人大常委会重点监督工作事项。

服务群众的“直通车”:让难题不再“难”

“代表,我想跟你反映下我们小区的垃圾分类问题。”《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19年7月1日正式施行,“垃圾分类”也成了顾村镇人大代表联络站里热度最高的关键词。群众对于这项重点工作的关注度之高,也使得这句话成了代表们每月25日在联络站接待过程中最常听到的开场白。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督促地方政府进一步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长效机制,补齐短板和不足,提高群众满意度,代表们通过联络站这一平台,广泛收集民意,倾听基层意见,以“现场倾听+实地调研+落实反馈”相结合的形式,确保选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推进和落实。

张玉春代表在接待过程中,青秀城一居居民向她反映:对小区定时垃圾投放有意见,夜晚投放时间为5:30—7:30,上班族下班做好家务已过投放时间,误时投放点又较远,很不方便。为此,张玉春和搭档吴佩华在接待结束后,第一时间向社区居委会和物业核实情况,并实地走访了解误时投放点的具体设置。

考虑到该小区为商品房小区,大部分居民均为上班族群体,早出晚归,群众反映的问题也确实普遍存在,张玉春便认真填写了《顾村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暨“心连心茶室”接待选民登记表》,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和代表建议反馈到镇人大。镇人大随即向镇物业办、社区办、市容绿化水环境办公室反映相关情况,并得到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

目前,在镇有关职能部门和社区居民、物业多方合力下,该小区夜晚垃圾投放时间已延长至晚间8点,误时点位也通过征询大多数居民的建议进行了重新调整,为上班族带去了方便,也令群众满意度和配合度不断提高。

此外,高玲玲代表在接待过程中,新天地狄泾居委居民向她反映:小区残障人士、高龄独居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按时投放垃圾,希望能够重视此事。为此,高玲玲和搭档吕人菊在接待结束后,及时向居委会反映这个诉求,并配合居委会对小区内的残障人士、高龄独居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排摸。

在经过实地摸底调研,并对该小区这一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后,两位代表在镇人大的牵头下,及时与镇市容绿化水环境办公室和小区居委会、物业、业委会进行了工作座谈,共同商讨解决对策。

最终,由物业安排保洁员定时上门收取垃圾,由居委会、业委会安排居民志愿者作为辅助力量,开展上门宣传和分类引导工作,妥善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得到了居民们的高度评价。

在“家站”,人大代表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直面群众心头难事。庙行镇野桥村代表联络站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积极缓解屹立家园小区停车难问题;大场镇代表联络站关注配套教育设施落地,切实化解锦秋、经纬等小区的入学矛盾……这些难事虽然有些是小事情,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对市民生活造成困扰的问题。同时,通过人大代表的呼吁和反映,也助推有关难题得到了解决。

社会治理创新的“源头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将联络站变成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源头活水”,也是宝山区拓展延伸“代表联系点”,为基层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的一个有力尝试。罗店镇天平村作为全市第二批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创建单位,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结合天平村实际制定了创建目标和相关的战略实施方案。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成为了天平村的首要任务。

恰逢罗店镇人大第三小组联络站设立在天平村委会,涉及镇主要领导、企业、文化、医疗、基层一线等各行各业的三级代表代表23名。在此情况下,天平村便主动邀请代表们进村入宅,看看天平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情况。

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应邀参加的16名代表对天平村全域范围内的现有产业、人居环境、乡村治理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最后座谈时听取了村委会对乡村振兴方案实施的计划以及遇到困难等情况的介绍。通过看和听,代表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并纷纷发表了自己对天平村能圆满完成好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的建议和看法。

代表们的献言献策有广度、也有深度,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眼前、也有长远,很多方面让村委会受益匪浅,同时也坚定了村委会今后发展目标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各部门的支持和努力,在今年9月24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名单中天平村(食用菌)榜上有名。

同时,村委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盘活资源利用,引进有实力的专业机构经营天一路两侧、罗东路东侧约9000平米天平养老产业,保障村级可支配收入增加近300万元。

每周三的人大代表之家活动日作为闭会期间联系选民的“广播站”“意见箱”“督查室”“充电桩”,淞南镇人大代表对于多次被选民提到的淞顺路脏乱差问题,紧抓不放,多次到现场,和相关部门一起讨论研究方案;在接到居民反映小区技防、物防设施无法正常使用后,月铺镇沈巷片区代表联络站第一时间组织有专业背景的代表现场查看,既听取居民意见,又顺势做群众思想工作,及时向镇人大反映情况;实地调查,推进制定整改方案,友谊路街道代表联络站解决海江路世纪联华超市门前广场路面坑洼问题;吴淞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实实在在推动青岗路附近社区发展……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动协调参与社会治理,是宝山区各街镇的“家站”运行以来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据了解,下阶段,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调研时提出的“立足社区实际,认真扎实开展工作,做接地气、聚民智的有益探索”,进一步抓好“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平台建设,拓展延伸“代表联系点”,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广泛集中民智、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宝山 A08 做老百姓的家里人 2020-04-15 2 2020年04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