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改革创新,也与法治紧密相连。
2019年7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促进和保障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 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再次为浦东新区自主创新赋权。
2019年,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作出两项创新决定——《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在线政务服务水平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探索“一业一证”改革的决定》,浦东的创新改革实现了于法有据、法治先行。
这些创新改革的举措,在当下抗击疫情的关口,也发挥了良好成效。
复工,远程身份核验成效凸显
上海华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器械的企业。疫情期间,该公司需要进行企业新设登记,但企业两位股东和联络员都因为疫情,无法赶到上海,难以进行现场核验。
正当企业一筹莫展之际,该企业负责人通过公开渠道了解到,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全面实施的“远程身份核验”已实现区域、事项、人员全覆盖。通过该功能,3月17日,该企业人员在微信小程序上点一点、扫一扫、签一签,足不出户就完成了身份核验,办出了营业执照。
尽管疫情阻隔了许多市场主体在线下办理事务,但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自今年2月3日正式复工以来,已为1800多家企业,3880多人次提供了服务。中心事务办理数量的增多,缘于浦东新区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全面实施远程身份核验“范围、事项、人员的三个全覆盖”:凡新区内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及分支机构都可使用;各类企业需办理的设立、变更、备案、注销、补办执照、股权出资等所有登记事项都可使用;办理事项中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人员都可使用。通过远程身份核验的全覆盖,可有效满足企业和群众在疫情期间不出家门就能办成事的需求。
远程身份核验能在浦东新区一路畅行,得益于去年浦东新区人大通过的《浦东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在线政务服务水平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它为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供给与法治保障。
《决定》为在线政务服务提供制度依据
在线政务服务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要形式和“一网通办”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之一。将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体化在线平台办理,实现从“线下跑”向 “网上办”、 “分头办”向“协同办”转变,“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既是广大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普遍需求,也是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内在需求。
基于方便企业、市民办事和防范风险的需要,有必要加快运用在线远程身份核验等新技术、新方法,但相关领域还存在制度空白。去年,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专门对此出台《决定》,旨在以法治方式填补空白,为新区在线政务服务提供制度依据,也是率先响应《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要求,推动国家新法规在浦东率先得到贯彻实施。
《决定》明确了区政府及各相关单位在线政务服务履职要求,明确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在新区规范使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明确在依法依规、尊重企业和群众意愿的前提下,身份认证环节可以探索适用远程身份核验方式;明确远程身份核验相关视频和电子承诺文书数据的保存要求,以及相关身份认证数据的共享和效力认定问题等内容。
43个行业享受“一业一证”改革红利
过去,在浦东开一家便利店要办5个证,现在,只要一张综合许可证;过去,承诺办理时间要95个工作日,现在,只要5个工作日……时间的缩短,效率的提高,得益于浦东新区推出的“一业一证”改革。
此次疫情期间,“一业一证”网上办理也为企业送上了“便利红包”。企业可以通过线上申请,完成不见面审批的全流程。企业只要在上海“一网通办”网页的“一业一证”申报栏里,填写“是”或“否”,系统就能智能判断填报的信息和准备的材料。之后,企业只需在网上提交相关材料,就能足不出户办理许可证。
“一业一证”改革是指在市场准入后的行业准营环节,政府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和集中审批程序,将一个行业经营涉及的多项行政许可事项,整合为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这对进一步实现“照后减证”、破解“准入不准营”、增进市场主体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证照分离”改革的深化和延续。
2015年以来,浦东在全国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通过取消审批事项、审批改备案、实施告知承诺等方式,对业务流程进行了多次优化,大大降低了企业准入门槛。但“办证难”、“跑多次”、“耗时久”等问题依然存在。为回应市场主体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际需求,按照法治先行、于法有据的原则,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充分运用市人大改革授权,于去年7月29日出台了《浦东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探索“一业一证”改革的决定》。区政府同时设立行政审批局,面向企业“一口办理”行业综合许可证。
记者了解到,在便利店、体育健身场馆、宾馆、饭店、小餐饮等首批10个行业中启动“一业一证”改革试点以来,平均每个行业实现审批事项压减76%,审批时限压减88%,申请材料压减67%,填表要素压减60%。目前,改革已拓展至43个行业。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