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翟梦丽
本报讯 昨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期)顺利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八部委组成的国务院联合验收组验收,成为我国1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5.31平方公里,包括芦潮港区域、小洋山岛区域、浦东机场南部区域等3个区域、5个区块。此次通过验收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期)包括原洋山保税港区陆域和洋山深水港区1-4期,面积14.27平方公里。
新片区管委会与市商务委牵头成立了由市发改委、市规资局等部门以及上港集团、临港集团和亿通公司等组成的封关验收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封关围网实施方案和50天决战决胜部署图,明确基础设施、隔离设施、卡口设施、监管设施以及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等172项任务、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并建立信息报送、重大事项协调及督办等机制,全面组织实施。
按照海关总署要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海海关牵头,会同市商务委、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市交通委、市税务局、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共用原则,聚焦协同监管、风险预警、政务服务、增值服务等功能,以逐步构建多维度的“电子围网”、实施精准监管、智能监管和无感监管为目标,开发建设了临港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开发完成9大功能板块、53个功能模块,归集了67家单位的1282个事项、17659个信息项,对接了54家区内企业、1家区外企业以及15家银行机构的数据,已全部满足海关、市场监管、税务、外汇等部门信息化协同监管的需要。
通过验收后,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将立足临江临海大上海、海港空港自由港的定位,重点发展国际供应链管理、高端制造及相关服务业和跨境综合服务业,推进产业链集群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国际投资贸易服务自由化便利化一体化的最佳实践区,成为落实“五个重要”及引领全国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区,成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为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打造“四大功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贡献力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