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泽磊 整理:一帆
本故事中的章哥(章易祥)是个典型的“寒门贵子”,他质朴正直,聪明勤奋,是名校的硕士,业务能力强,更难得的是他有原则,勇于同自己的上司老潘和手下小王非法敛财的不正之风作斗争,可惜的是命运多舛,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之下精神出了问题,最终只好回家乡养病,令人不得不扼腕叹息。
章哥拯救了初来上海的我
20多年前我还在成都读大三,那年假期来到了上海来看大哥,他在上海常驻,替四川总公司作期货交易。他在位于上海中山北路上一所三星级宾馆长期包了两间客房,这一常驻就是10多年。我老家在重庆,大哥全家生活在成都,我有空时总到嫂子家帮忙,嫂子特别惦记远在上海工作的大哥,所以委托我在那年假期里一定要来上海看看大哥。我也是第一次来上海,想见识一下这座“东方之珠”的热闹繁华。
大哥是四川总公司的上海期货部主任,手下有两个期货交易员:章哥和小褚,章哥无论是从经验还是实战交易上来说,都胜后者一筹。他每次都能为单位赢取可观的利润。大哥十分器重章哥,并委以重任,前不久刚提拔他当了副主任。
我那天坐火车到火车站后便直接打车到那所宾馆,但后来才知大哥恰好不在上海,他前一天刚陪从四川总部来视察的领导报了个浙江、江苏7日游。我到了宾馆后到服务台打大哥的手机,他手机关机了,打他在宾馆的房间电话也没人接,这下联系不到他了。不巧的是,我的手机因为没电也关了机,这下我们彼此都联系不上了。
我在上海人生地不熟,只好在大堂沙发上守株待兔,紧盯着出入口看能不能看见大哥。等了一会儿,看见一个在大厅里来回走动的年轻人在那儿不时地打着电话,这时他看见了正在沙发上又饿又累的我,快步走了过来。他看起来有些土气。
他走到我面前,搭讪着:“你是泽磊吗?”我很惊讶,忙回答是,他如释重负,高兴道:“我叫章易祥,是你大哥的下属,是来接你的,你哥陪领导旅游,特意让我在这儿等你,我刚才打你手机打不通,你比我小,就叫我章哥吧!”
我和“寒门贵子”成了好朋友
我和章哥在那家宾馆一连生活了7天。小褚是南通人,领导视察时特批他不用上班,所以回南通了。因为大哥他们常包了两个房间,平时大哥一个人住一间,章哥和小褚住一间。我天生就比较外向健谈,喜欢和人打交道,虽然章哥个性和我相反,闲暇时不喜欢和人接触,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看一些财经期货类的书,但并不妨碍我俩的融洽相处。从交谈中我得知他老家是甘肃天水市下属的一个小村子,那边生活比较贫困,他父母和两个妹妹还生活在那儿。他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一直都相当优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高考时他不负所望,成了当年县里的高考状元。
章哥考上了南开大学,年年拿一等奖奖学金,章哥本科毕业后被保送本校研究生。他上大学以后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没和父母要过,完全是靠自己勤工助学积攒起来的,我非常佩服和欣赏他的坚韧与学识。
由于出身农村,章哥有些土气,他舍不得买衣服好好打扮自己,因为他把大部分收入都寄回了老家;他看似有些孤傲,不和人打交道,因为他平时没有可供挥霍的时间和金钱用于交往……我很敬佩他为了改变自身命运所做的努力。
接下来我在上海的一个多月里过得很快活,平时大哥忙,章哥在下班后总是带我逛逛上海的景点。一个多月后我离开上海时,大哥和章哥到车站送我,在火车要开时,大哥惊讶地发现平时不苟言笑的章哥眼圈竟然红了,而转头看我才发现也同样“没出息”。
回四川后我和章哥联系也没有断,彼此有什么心里话都向对方说。
章哥郁郁不得志
转眼过了一年大学毕业了,我没有丝毫犹豫地来到了上海打拼,一来这里有大哥和章哥,二来这里是一座未来有无限可能的大城市。沾大哥的光,我平时和大哥住在一起,整天在宾馆里出入,很潇洒。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找工作,终于沪上有一家文化公司录用了我当编辑。
在那段时间,章哥通过沪上公园的“相亲角”结识了一位浙江的女孩,比他小5岁,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性格开朗,章哥非常爱她。
不过好景不长,大哥的四川总公司不久后新调来了一个中层干部,接替大哥担任上海期货部主任。新领导姓潘,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没啥能力,年轻时靠溜须拍马和找了个总公司总经济师的老丈人才得以升迁。
听大哥说,他最看不惯像老潘这种势利的人。据说老潘年轻时处了个女朋友,已经快谈婚论嫁了,准老丈人是市里的某位实权领导。但婚礼前夕,准老丈人被双规,倒了台,老潘立马变脸,婚礼取消,蹬了女朋友,在两个月内就找了如今这位总公司总经济师的千金。这千金还真是“千斤”,足有180多斤。
新领导既然来了,经过几天的交接后,大哥就要回成都工作了。大哥回四川后,我就不能在宾馆里借住了,所以我赶紧抽空去了一家房产中介店,找到了附近的一室户。
转眼半年多过去了,我发现章哥越来越消沉了,跟大哥在上海时的精神状态简直是判若两人,到我这儿不是借酒消愁就是不断埋怨老潘是小人,说老潘不断暗示管自己要好处。章哥十分鄙视行贿的行径,干脆不理会,老潘就给他穿小鞋,还把章哥的副主任职务给撤掉了,让后来从四川总公司调来上海的一名姓王的下属担任。那人对期货一窍不通、对溜须拍马很精通的同等货色。
章哥气不过,有时就跟老潘、小王他们顶撞。老潘他们气坏了,但不敢太得罪章哥,生怕他真撂摊子不干了走人,要知道整个上海期货部只有章哥一人在支撑业务,小褚同他相比业务上面要差很多,小王简直是滥竽充数。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八个多月,章哥将近有两个月没来我这了,打他手机又打不通,我只好找到他常住的宾馆,但章哥不在,老潘和小王也不在,小褚接待了我。
因双重打击进了精神病院
我开门见山地问起了章哥的近况,小褚长叹一声连说了三声惨字,原来章哥被解雇了,已经被赶出了公司。我听后大吃一惊,忙问为什么,原来老潘和小王手脚很不干净,靠作假账的方式非法敛了很多不义之财。章哥有一次无意之中发现了,素来耿直的他就给四川总公司的监察部门打电话举了报。但举报结果没有下文,还被在总公司有眼线的老潘发现了。他勃然大怒,借着莫须有的罪名把章哥给解雇了。这还不算,他还倒打一耙,在章哥的工作评价里说尽了坏话,什么脏水都往他身上泼,说章哥手脚不干净,心胸狭窄,业务水平不行……反正就是不想让同行业的公司录用他。我听后十分愤慨。
但是我很不解,便问小褚:“老潘他们以前不是不敢得罪章哥吗?开除了章哥就靠你不是独木难支嘛?”提到这个,小褚更是气愤,老潘已经决定撤销这个上海期货部,下个月就准备关门了,反正老潘不做这个主任,回总公司也是平级调动,可小褚就惨了,一下子成了无业青年。
章哥处境变得极其艰难,他被扫地出门,到处求职,往往用人单位对他印象不错,但看了他工作评价后就没了下文。而更惨的是以前和他发展稳定的女友看他穷困潦倒,狠心地离开了他。
小褚和我临告别时,把章哥新的手机号码给了我。我回家后就给章哥打了电话,接通后他情绪激动地告诉我。他暂时回甘肃天水老家了,主要是最近发生这么多不愉快的事,他想暂时休息一下。令我担心的是:章哥在电话那头情绪不是很稳定,一会儿愤怒、一会儿又哭泣。章哥也是真倒霉呀,但愿他能从挫折中站起来。
又过了半年多,他来电话了,我一接,发现对方是一个上了年纪的陌生人,经过解释后才知道,这个人是章哥的父亲。他告诉我,章哥精神状况出了问题,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情绪也喜怒无常。看来,前一段的打击对他的影响简直是毁灭性的,尤其是他爱的女朋友无情地离开他。他家人把他送进了县里的精神病院。因为他以前清醒时曾经跟他父亲说过我的手机号码,并说这是他真心的朋友,所以老人家特意打电话告知我一声。我听了百感交集,忙问自己用不用去天水看看章哥?他父亲说不用,因为章哥如今精神上已经不清醒,去了也认不出来,没有意义。
又过了一年多,再打这个手机已经停机了,至此我和章哥彻彻底底地失去了联系。
转眼20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章哥过得好不好?他命运多舛,本来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才子,却弄到今天这步田地……
手记>>>
“寒门贵子”,你的名字叫奋斗
几年前,北京大学研究生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中关于“寒门贵子”的精彩演讲让观众们激动不已,博得了满堂彩。
演讲中提到她的父母没有文化,但始终明白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而面对这再普通不过的出身,刘媛媛也没有抱怨。她始终认为人生和人生没有可比性,我们的人生是怎么样的,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的确,若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抱怨,那这就是抱怨的一生,若一辈子都立志于改变命运,这就是斗士的一生。
其实所谓“寒门”就是指贫寒微贱的家庭,“贵子”则是指有出息的人,能够光宗耀祖的人。从古至今,其实“寒门出贵子”例子也是数不胜数的。
英国BBC曾有这样一个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选中了14个出身大不相同的被访者,从他们7岁开始,每隔7年做一次记录,直到他们56岁。
这部跨越了49年的纪录片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但这之中也不乏改变命运者。一个出身贫寒,叫尼克的小孩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大学教授。
改变命运,贵在奋斗,要相信自己可以杀出一条路来。章易祥这位人品不错、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寒门贵子”却由于上司的迫害走向了令人哀叹的人生结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