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受疫情影响,监狱民警的执勤模式发生了变化,但在压力之下,他们的工作并未打折扣。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坚持2个月的上海市新收犯监狱民警周盟最近还接到了儿子的鼓励电话,说要他加油,一直做他的“英雄老爸”。
曾在去年获得过“平安英雄”称号的周盟,今年以来也一直坚守岗位,已带领监狱深挖团队获取犯罪线索160余条,查证案件20余起……
挖“炸弹”的“实在人”
1998年毕业于上海市司法警官学校的周盟,2001年就到新收犯监狱工作了,今年是他在新收犯监狱工作的第19个年头。从“毛头小子”到现在的狱政管理(狱内侦查)科科长、狱政管理党支部书记,监狱深挖团队负责人,“实在人”周盟没有变过。
周盟所在的新收犯监狱是服刑人员在上海监狱入监服刑改造的“第一站”。新收入监的服刑人员形形色色,若不摸清底细,很可能成为一颗“不定时炸弹”。周盟的工作就是跟这些服刑人员斗智斗勇,通过一次次谈话攻心、翻阅档案和政策宣讲,捕捉服刑人员身上的蛛丝马迹,挖掘出他们想隐藏的秘密。
据介绍,新收犯监狱自建监以来一直非常重视深挖工作,通过不断的继承与创新,监狱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工作成效,被赞誉为申城“第二803”。
周盟也是其中的继承与创新者,他还记得自己深挖的第一起案件。
那是2002年,周盟刚到新收犯监狱工作没多久。周盟记得,自己负责的监组中有一名新收服刑人员王某,因为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根据资料显示,王某曾在本市入室盗窃二十余次。
显然,王某是个“老手”,那么他身上是不是可能还有其他没有交代的余罪?王某的种种表现引起了周盟的高度关注。根据深挖工作的经验传承,当时还年轻的周盟将王某列为了深挖工作的重点对象。在后来的一个月里,周盟经常找王某谈话,从亲情劝说、政策引导等各个角度对王某“攻心”。
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王某放下了思想包袱,向周盟坦白交代了自己的其他盗窃行为。周盟则及时将这些线索上报,最终凭借这些线索帮助公安机关成功破获11起入室盗窃案件,涉案价值达到8万余元。
埋藏20多年的秘密
王某的案件这不过是周盟深挖工作的开端,在这些年里,周盟带领深挖团队在监狱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挖弹排雷”,先后向公安机关提供犯罪线索16000余条,协助破获各类案件1800余起。在他们的努力下,多起命案悬案水落石出,一批漏网之徒被缉拿归案。
这些年来,让周盟印象深刻的案件有很多,6年前的服刑人员马某就是一个。这是一个让周盟“较劲”的案子。
周盟记得很清楚,当时监狱新收的服刑人员马某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是一名短刑期服刑人员。在马某服刑期间,公安机关曾到监狱提审他。但在提审过程中,马某的表现异常,不但言辞闪烁而且拒绝配合,面对公安机关提出他是否还有其他违法行为的问题一概否认。
马某的这些表现引起了包括周盟在内的监狱深挖团队成员的注意。其实,马某入监后就有心思不定、晚上睡不着觉等反常举动,结合他在提审时的表现,周盟和团队成员都察觉出马某“有猫腻”。
然而,面对监狱民警的一次次盘问,马某始终矢口否认,甚至闭口不谈。
马某的种种表现都说明他是有余罪的,可是要怎么让他心甘情愿的开口?所谓打蛇打七寸,为了找到马某的“七寸”,周盟和深挖团队的成员加班加点专门开会研究案情、研讨方案,针对马某的情况反复调整制定有效的深挖策略。
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马某的“七寸”,“他觉得自己原来自己只有一年的刑期,说多了就意味着刑期加重。”考虑到马某的这层思想包袱,周盟及其团队成员轮番上阵,谈政策讲法律,分析利弊,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就这样,“攻坚”了近大半年时间,马某终于从最初的拒不配合到遮遮掩掩,再到最后全盘托出,坦白了自己埋藏多年的秘密——20多年前,马某曾在新疆伙同他人参与过一起抢劫杀人案。经新收犯监狱联系确认,当地警方第一时间来提审马某。
马某参与的这起案件性质极其恶劣,而他的坦白终于使悬而未决的抢劫命案水落石出。
眼神也是办案利器
长年从事深挖工作的周盟也有自己的“职业病”,他觉得摸清情况、查言观色、细致入微是深挖工作的内核,因此养成了喜欢观察思考和注重细节的习惯。工作中,他不苟言笑,眼神锐利,凭着眼神就能“锁定”服刑人员,是否有蹊跷凭观察就能基本了然。
在生活中,周盟也喜欢观察他人。“比如乘地铁时,那些东张西望,用衣服、报纸作掩护的,紧贴老人、妇女或儿童的,不出意外都是小偷。”周盟还说了件趣事,“有一次乘地铁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准备偷东西的家伙,我就今天盯着他不放,大概是我的眼神比较凶,他没敢伸手,溜了。”
当然,深挖工作的开展光靠眼神显然是不够的。周盟介绍,近年来,随着刑事司法政策的不断调整,押犯结构的不断变化,要在新收教育集训期内要把隐藏的案子深挖出来是不小的挑战。
“不过,我们始终坚信挑战与机遇并存,要坚持做好深挖工作不动摇。”周盟和团队成员踏踏实实地钻研探索,他们根据短刑期服刑人员的特点,探索出“四五工作法”(5个重点时间、5类重点人员、5种重点情况、5项重点方法)。该工作法将自报名冒名犯等列为重点深挖对象,采取隔离反思、亲情劝说等重点方法开展针对性工作。
服刑人员孙某就是在监狱组织的坦白、检举教育大课后受到触动,主动打听相关政策。深挖团队民警及时捕获这一异常情况,立即开展工作。
经过两个月的教育引导,孙某终于放下思想顾虑,主动检举本市三个开设百家乐赌场的具体地点及详细情况。公安机关根据检举线索,依法对三个涉赌场所进行了查处,共抓获涉案人员206人,缴获赌博机99台。
重视培养“后浪”的“老法师”
这些年来的工作让周盟觉得,收押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工作法,使民警在新形势下对深挖工作有更准确的把握,深挖工作才能有“生命力”。
因此,除了针对短刑期服刑人员的“四五工作法”,周盟和团队成员还琢磨出了针对长刑期服刑人员的“十步法”。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原有传统深挖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周盟又及时归纳、总结、提炼出新的深挖工作有效机制。这位严格的“老大哥”要求团队里的每位成员对每一个案件都要有详细的案例总结和分析,通过大量的深挖案件去科学分析和总结提炼深挖工作的特点和方法,不断提高深挖团队民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深挖不是一个人的工作,需要团队的配合。作为深挖工作的“老法师”,周盟也希望能培养更多后起之秀。据了解,目前,新收犯监狱就有一套完备的深挖工作网络“1+9+X”,即由科室一名经验丰富的专职民警牵头负责,9个监区各由1名专职狱侦干事和其他青年业务骨干共同组成的深挖团队,形成了“老带新,一对多,点对点”的深挖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深挖工作效率。
除了内部经验分享交流、岗位练兵,周盟也让团队里的年轻人“走出去”,到公安机关刑侦部门进行跟班实习,勤学侦查及审讯技能,用这样的方式不断提高年轻人的专业水平,激发“后浪”的潜力。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监狱深挖团队每年向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的案件线索1000条以上,破案100起以上。今年以来,深挖团队已获取犯罪线索160余条,查证案件20余起。
做儿子的“英雄老爸”
在别人眼里,周盟是个“硬汉”,但在说起家人的时候,他的语气却无比“柔软”。
因为工作,周盟错过了许多与家人相聚的机会,照顾家庭的重担也都由妻子承担,甚至他从未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
不过,在孩子眼里,爸爸虽然忙,但该管的也一样没落下,他也知道,爸爸没有时间陪他,是因为在做“保护大家”的事。
去年,周盟获得了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的荣誉称号。孩子在电视上看到周盟,开心地直对他说,“爸爸,我好佩服你!”
今年新冠疫情以来,监狱采取封闭式管理,本来决定好的聚餐和带孩子出行的计划都被临时取消。因为工作需要,周盟已经在工作岗位坚守近2个月了。
“孩子一开始有些失望和抱怨,但后来在家人的解释下就理解和支持了。”周盟说,“最近他还鼓励我,让我好好工作,要一直做他的‘英雄老爸’。”
就像儿子佩服自己,周盟当年也是因为佩服父亲,所以选择成为监狱民警,“因为我父亲就是监狱人民警察,所以我从小就对这份职业很崇拜。”
那么多年,周盟也觉得累过,但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周盟觉得,监狱民警是守住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教育挽救服刑人员的灵魂导师。监狱是做“人”的工作,帮助他们弃恶从善,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因为热爱,所以选择了坚守。周盟说,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服务上海平安社会建设,这是每一个监狱人民警察应尽的职责。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