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法治故事

“金牌教头”无虚名 武警特战“铸剑人”不简单

本文字数:2225

  □法治报记者  夏天

法治报通讯员  冯来来

近日,一场实战化反恐演练在上海总队机动一支队特战一中队上演。随着导演组“攻击”指令下达,特战队员破窗而入,电石火光间全歼“暴徒”,冲在最前面的,正是中队长田忠宇。

特战一中队是一个英雄的连队。2006年,中队以“猎豹突击队”为代号参加某国际反恐联合演训活动,一战成名。近年来,中队官兵先后完成重大任务百余次,获评“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荣立集体一等功。

强将才能育精兵。中队官兵说,“猎豹”之所以能成为战之必胜的特战利刃,离不开中队长田忠宇这个“铸剑人”。

用“战场法则”破除“考场思维”

田忠宇抓训练,曾让很多人直呼“看不懂”。

有人说他不按套路。在别的中队都在训练精度射击时,田忠宇就自创了可移动的“7型靶”,把训练重点转向快速反应射击上,中队考核成绩因此一度下滑,他却说,“训练不能只看米、秒、环”。

也有人说他太认死理。履新中队长第一天,田忠宇就带着骨干把五公里训练场、障碍场等来回量了好几遍,重新划定基准线。一名班长因此抱怨:有点误差不碍事,他又说,“少一米都不行”。

后来,随着实战化训练的不断深入,快速反应射击成为特战分队的必训课目,官兵才恍然大悟:中队长抓训练看似无规可循,其实指向明确,那就是从难从严,实战实训。

研战方知胜战之道。在田忠宇的案头,常年摆着一摞厚厚的训练法规,旁边的电脑里还存着20余万字和100多小时的经典反恐案例资料,每个课目的训练标准、每场战例的胜败细节他都如数家珍,用来指导训练。

特战力量改革重塑后,作战要素更加多元。新编制运行当年,田忠宇就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推行特战队员转岗制度。部分官兵对此颇有意见,副小队长屈帅凯更是直言,如此一来,每个小队都有新手,比武考核肯定吃亏。

“未来战场需要一专多能的战士。”田忠宇的一句话点醒了屈帅凯。此后,屈帅凯主动转到侦察、排爆等多个岗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能战士”,多次在任务中担当重任,并因此两次荣立三等功,入选武警部队“百名优秀士官”。

为战而练,不争彩头。在田忠宇的带领下,中队上下牢固树立战场思维,探索出的“四面环向识别反应射击”、CQB和CQC战斗行动等10余个战法训法被总队推广。

我若半途而废,岂能命你们坚持到底

“老婆,如果我回不来,请你替我照顾好爸妈……”在田忠宇柜子最下面,藏着一封未曾寄出的“遗书”。

2014年,上级要求中队抽组一个排,担负西部边陲某地驻训任务。接到命令,田忠宇第一个递交请战书,同时写下的还有这封“遗书”。

危险面前,田忠宇总是第一个上。特战排抵达时,当地刚刚发生一起案件,气氛颇为紧张。当晚,田忠宇第一个走上哨位。几天后,官兵奉命押解一批在押犯移监,田忠宇第一个把犯人带上警车,一路坐在离犯人最近的位置。

常喊“看我的,跟我上”,是田忠宇的带兵准则和“法宝”。

2012年,田忠宇带队参加武警部队特战全能大比武,在30公里武装越野奔袭课目中,他膝盖旧伤复发,每跑一步都疼痛钻心。队员们见状纷纷劝他退出比赛。

“我半途而废,怎么要求你们坚持到底!”田忠宇忍着剧痛跑过终点,为中队再添一枚“勇士”勋章。

中队官兵说,无论在训练比武还是重大任务中,都能看到队长冲锋的身影,看到这身影,打仗就有底气,浑身就有力量。

西部驻训期间,特战排深夜接到搜捕命令,原本被安排留守的副小队长戴斌主动请战。他说,“有队长在,我们不怕!”

去年一次“魔鬼周”训练武装奔袭课目中,上等兵张飞鹏因体力不支数次跌倒,但他一路咬牙撑到最后。他说,“队长在看着,我们不能输!”

头雁引领,群雁高飞。近年来,田忠宇带领官兵圆满完成大项任务百余次,成功处置突发事件30余起,他也因此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获评第七届上海市“平安英雄”和“五四青年奖章标兵”。

要求“蒙眼撤靶”的金牌教头

2016年8月,首届“锋刃”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场上,220米跪姿对人体部位靶射击课目正在紧张进行。来自特战一中队的狙击手赵晓东利用左肘将枪牢牢稳住,缓缓扣动扳机。

“砰!砰!砰!”随着一颗颗子弹呼啸而出,远处的靶标应声倒地。那一战,赵晓东高超的射击技能惊艳四座,顺利登顶这一课目冠军奖台。

“奖章里也有队长的一半!”赵晓东说,刚参加总队狙击手集训时,他门门课目都是优秀,可一打跪姿射击就是“满靶飞”。回到中队后,他立即向田忠宇请教。

“问题出在据枪姿势上。”在仔细看完赵晓东跪姿射击动作后,田忠宇发现,他的四肢比普通人要长许多,如果采用常见的左掌托枪方式据枪,必然导致重心不稳。

此后,赵晓东按照田忠宇的建议改用左肘托枪方式据枪,训练成绩突飞猛进,成为总队小有名气的“神枪手”。

在机动一支队,田忠宇是名副其实的“金牌教头”。去年老兵退伍后,支队突击专业缺口较大,不少预选队员又因快速反应射击不合格不能入选。为此,支队领导决定在一中队组织快速反应射击训练试点。

“蒙上眼睛、撤掉靶子练出枪,利用激光瞄准器练命中……”受领任务后,田忠宇很快制定出一套快速反应射击强化训练法,大大提升了这一课目训练质效。

“合格的中队长,首先是合格的教练员。”每个训练课目开展前,田忠宇都会召集骨干“集中备课”,把训练标准和重难险点研究透。周末轮休,他还坚持到地方专业运动队拜师学艺,学习不同组训方法。

“金牌教头”无虚名,近年来,田忠宇先后带出320名特战尖兵,其中28人被评为武警部队反恐特殊人才,20余人在武警部队比武赛场上摘金夺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故事 B04 “金牌教头”无虚名 武警特战“铸剑人”不简单 2020-05-22 2 2020年05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