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一吐为快

别让“假货洼地”沦为“法外之地”

本文字数:1088

  □何勇海

今年全国两会,一直关注打假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郝世玲带来了《关于加大对制假售假行为打击力度的议案》,其中建议,继续加大打假力度、降低制假立案标准,完善立法体系,“全社会需协同共治,像防控疫情一样防控‘假货洼地’”。(5月23日中国青年网)

什么是“假货洼地”?用一位市场稽查人员的话来说,一些社交电商平台不公布商家的经营地和发货地等应该公示的信息,造成商家所在地监管部门无法有效监管,消费者也无法及时有效维权,形成“假货洼地”。这些年早有监管部门指出,一些制售假团伙逐渐向微商、社交电商、短视频等转移,比如在某短视频平台,视频作者通过留下微信、QQ号,将假冒产品出售牟利。

今年疫情发生后,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制售假劣涉疫情物资违法犯罪,各地都紧缺疫情防护物资,正规药店和电商平台基本断货,而假货仍能流通。据报道,截至4月24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获问题口罩8904.6万只,查获其他问题的防护用品41.8万件,查获问题消杀用品的货值是760.9万元,累计查办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案件29906起。

一位打假特战队员因此不解:“为什么防控疫情时大家可以齐心协力做到勤洗手、戴口罩,每个人都从我做起,而打击假货就不能各平台都‘从我做起’呢?为什么不能形成‘像防控疫情一样防控假货洼地’的态势?”人大代表郝世玲也主张,“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合力防控疫情病毒,严打假劣疫情物资……我们社会各界更要像防控疫情一样防控‘假货洼地’”。

打假多年,从线上打到线下,制假售假者的生存空间本已受到空前挤压,但现在仍然存在的“假货洼地”让一些假货死灰复燃,让打假成为“打地鼠”游戏。这是需要警惕的。

防控“假货洼地”,一则,要打一场全体总动员的人民战争。假货流向低价市场、农村地区,流向微商、社交电商、短视频等平台,隐蔽性较大,对熟人市场和平台的欺骗性也就更大。因此,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视假货如瘟疫,防范举报假货,不给假货以任何生存之机。二则,各市场、平台也应从我做起,像对待疫情一样,视假货为共同敌人,全力协助执法机关打击假货。三则,如郝世玲等人士所建议的,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打假力度、降低制假立案标准,完善立法体系,提高制售假犯罪成本,降低制售假入刑门槛;对各大平台一体化监管,制定统一的指导和监管标准,避免形成“假货洼地”。

在打假问题上,全社会需协同共治。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只会导致假货藏匿在治理“洼地”,让执法机构辛辛苦苦做到的打假成绩被一点点削减。在假货横行下,没有谁会是真正的受益者。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别让“假货洼地”沦为“法外之地” 2020-05-26 2 2020年05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