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法治专版

为创建“法治东平”营造良好环境

——上海市崇明区东平镇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纪实

本文字数:3352

东平镇禁毒法宣骑行活动

法治文艺演出

法治宣传

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作为上海市“六五”普法先进集体的崇明区东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七五”普法工作,认真落实上级部署,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下大力气推进全镇上下普法工作,促进了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健康发展,为创建“法治东平”、“平安东平”营造了良好环境。

加强干部和公务员普法教育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历来就是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东平镇抓住这个重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普法工作。2016年以来,聘请专业律师、党校教师等专业人士,专门组织机关干部法治讲座年均2场;同时,将宪法、行政强制法的学习宣传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推动全镇机关干部的普法学习工作。加强机关党课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一大会址、举办专题讲座、业务培训、知识竞赛等活动,实现学用结合,普治并举,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依法决策、执政为民、依法执政的意识,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2017年5月邀请镇社区法律顾问张白云律师对镇机关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行政强制法培训讲座,2018年9月特邀崇明区委党校张林老师为全镇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加强宪法学习、推进依宪履职”宪法宣传主题讲座,提高了机关干部对行政强制法和宪法修正案的认识和理解。

将青少年学法遵法守法作为重点

镇党委、政府将青少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作为普法宣传的重点工作,制定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实施方案,并结合相关节日等特殊时间节点,整合社区学校、假日学校,建立以学校为主阵地、以社区教育为补充的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构架,积极举办法治讲座,开始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017年6月,司法所联合镇团委、事业办、社工点举办了“阳光路上,与法同行”法治宣讲活动;2018年9月镇事业办牵头镇团委、司法所在长江中学开展“宪法精神伴成长”宪法宣传主题讲座;在2019年12月宪法宣传周上,镇团委、事业办、司法所更是深入长江中学、长江小学开展“宪法在我心”主题升旗仪式、知识竞赛、“宪知我心、法治常伴”主题小报评选等宪法宣传系列活动,提高了青少年的法治信仰和法治意识,引导青少年学生以宪法为纲,知法守法。通过大力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课堂,将法律这条红线埋入了少年心中。

依托网格化平台把法律送进来沪人员心中

广大来沪人员是法律知识及法律意识相对较薄弱的一个群体,他们人口占全镇人数的近50%,居住却很分散,是全镇“七五”普法的重要对象。镇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依托已组建的60个来沪人员网格构成的管理平台,扩大来沪人员网格化法治宣传教育新渠道,深入推进来沪人员网格长牵头学法重点机制建设。以教育、劳动、计生、安全生产、环境保障等与来沪人员密切相关的内容为抓手,切实形成来沪人员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的自觉行为。通过来沪人员大走访活动,下沉至来沪人员定居点,走队串户,向来沪人员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3000余份。通过来沪人员党支部、来沪人员沙龙等组织,向来沪人员带头人集中宣传法律知识。同时,为贯彻落实《关于组织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及《关于组织实施“人手一册每户一本居村一讲一阵地”宪法学习工程的通知》,镇司法所等部门印制宪法宣传品2万余份,包括三折页、小礼品、易拉宝、横幅等,并组织各居委会法治宣传志愿小队以入户宣传的方式,将宣传品送入包括来沪人员在内的各居民家中。依托镇官方微信平台“韵东平”开展宪法宣传,提高宣传的广度。

2016年以来,以镇事业办牵头,镇稳定办、团委、妇联、禁毒办、司法所等多部门参与到中小学、集贸市场、各社区等地举办的各类法治宣传活动中去,累计宣讲130余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材料10万余份,提供法律咨询5000余人次,基本实现基层普法宣传全覆盖。在2019年底,东平镇还组织开展了“平安法治文明示范家庭”评选活动,共有54户家庭获得“平安法治文明示范家庭”称号,由镇政府进行授牌。

因地制宜推动法治文化融入公共空间

“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镇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相关部门开展法治宣传早市年均10场;结合“3.8”妇女节,与镇妇联一起开展“三八”妇女节妇女维权讲座;结合“6.26”国际禁毒日,与镇禁毒办共同开展禁毒法治宣传早市;结合镇“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创建工作,与镇事务办联合制定老年人法治宣传计划。暑假期间,与全镇6个居委会假日学校主动对接,联合假日学校、事业办等单位和部门实施“暑期青少年法治教育”项目。镇司法所与长江、桂林等居委会联合,结合实际案例,梳理房屋买卖、房产过户、房屋赠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召开法律现场答疑会,集中回答居民有关房产法规方面的问题,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为贯彻落实崇明“生态+”发展战略,实施“生态+法治宣传”新模式,切实开动脑筋,把法治元素融入公园、广场、水岸等公共场所,并积极申报风伟社区为上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试点,着力打造具有东平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治文化苑、法治长廊、法治水岸等,推动法治文化融入公共空间。

以法治宣传为手段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镇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稳定办、司法所等部门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全员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关于防控疫情的总体安排,积极开拓多种载体,以法治宣传为手段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提高站位,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在微信群等对全系统开展宣传动员,第一时间传达上级最新精神、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并组织党员志愿者在G40高速公路向化路口参与志愿服务,对进入上海的车辆人员进行测温检查、身份查验和信息登记,确保有效阻断道路传播途径;组织志愿者下插各居委开展入户防疫宣传和排查,向居家隔离的群众发放告知书,协助进行口罩预约登记购买发放、道口执勤、小区进出登记测温检查等。

二是全面覆盖,打造防疫法治宣传网络。通过发放防疫法治宣传资料、张贴海报、电子屏滚动播放防疫宣传片、微信推送等形式,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支持防疫工作,依法遵守防疫工作有关规定,不信谣不传谣,为保障全镇居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创新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镇司法所、文广站等部门组织法治文艺演出进社区宣传活动,并邀请专业演员、基层调解员和社区居民朋友们自编自演,就地取材,先后创作了幽默诙谐的普法小品《铃声》讲述了居民如何防范电信诈骗、上海说唱节目《宣传法治》提醒老年人谨防各种保健品推销陷阱、独角戏《莺歌燕舞》将法治精神根植于每个人心中、萨克斯独奏《革命联歌》奏出了对法治的信仰,居民群众通过观看演出,既领略了上海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又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生动的法治教育。开展特殊人群的普法宣传,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参与到社区的法治宣传中。

利用每月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等机会,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学习《宪法》、《刑法》、《禁毒法》、《野生动物保护》、《道路交通安全法》、《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法规,以达到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目的。2016年以来,镇司法所共开展集中教育100余场,累计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法治教育超过2000人次,实现本镇社区服刑人员零重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矫正效果。强化阵地建设开展普法宣传,2016年开始,在镇文化活动中心建立法律图书室,将机关、各单位、各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等捐出的法律图书统一编号入册,供居民阅读,目前已累计接待阅读群众3000余人次。各居委会也分别建立了法律图书角,为居民学习法律提供了保障。

利用新媒体开展普法宣传,2017年,利用本镇“韵东平”媒体公众号,每月定期发布各种普法资讯,利用区司法局“瀛洲法宣”微信公众号、崇明人民广播电台FM 88.7《法治进行时》栏目、区政法综治工作网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2016年以来,已先后配合录制《法治进行时》节目5次,宣传内容包括《网络安全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宪法修正案》等,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专版 B08 为创建“法治东平”营造良好环境 2020-06-01 2 2020年06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