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通讯员 施坚轩
本报讯 自2019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建立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一年来,上海市检察机关对8万余件群众信访全部做到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办理答复,办结答复率达99%。昨天记者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获悉上述信息。当日,全国检察机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
今年4月,一名信访人来到杨浦区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该院检察长谭滨接待了她。她反映,自己丈夫因纠纷被故意伤害致死,家中失去了经济来源,其独自抚养两个未成年子女,生活面临困难。谭滨对该信访人提交的司法救助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当面向其核实家庭经济状况,并联合她所在街道人大代表、居委会干部、律师等,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最终,在检察机关的帮助下,该信访人领取了国家司法救助金,用于两个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
据介绍,上海检方把“案结事了人和”作为检验办案成效的标准,把矛盾化解在首次信访环节;明确来信启封拆阅、登记初审、分流移送、转办承办、答复通报等各流程。依托全国检察机关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对群众通过“信、访、网、电”等不同途径的信访案件,全部纳入流程化管理,并在各办案部门设信访联络员,加大对移送办理信访案件录入、流转、答复和反馈的监控力度;同时,每月逐案对3个月答复到期日、答复办理结果日和延长期限告知日等进行统计和通报。
对于信访回复,上海检方坚持“全程留痕”,做到“书面回复有凭证、电话回复有记录、网络回复有截图、当面回复有笔录”。
上海检方以“事要解决”为目标,重点关注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和生活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对特殊疑难信访、持续来信来访等问题,市检察院点对点对各基层检察院进行指导,督促落实“分级负责、首办负责”,逐案制定化解工作方案,“由人到案”解决信访矛盾。
据市检察院介绍,在本次宣传周活动中,本市检察机关将组织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和社区群众走进检察院,听取对“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动这项工作常态化发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