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王湧 摄影报道
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也是《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施行的日子。该法规于5月14日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是全国第一部有关长江流域特定单一物种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在《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的实施日,24尾中华鲟、2000尾胭脂鱼被增殖放流到长江口。
长江口是全球重要的生态敏感区,是中华鲟生命周期中唯一的、数量最集中、栖息时间最长、顺利完成各项生理调整,同时又最易受到侵害的天然集中栖息场所,具有唯一、特有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江豚、胭脂鱼等保护动物的重要分布区,也是其他水生动物洄游的重要通道和索饵产卵的重要场所,有着很高的保护价值。
近年来,长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持续衰退。上海出台了我国第一部单一物种保护法律《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率先实施长江流域(上海段)退捕制度,成立了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大保护、保护以中华鲟为代表的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开创了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全新局面。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