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他曾是7年前赤手空拳阻止持刀行凶者的 “中国好人”“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而当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他又以一介平民身份,再度加入勇敢逆行的队伍中。他或是在上海参加防疫志愿者,或是力所能及地为故乡抗疫捐资捐物……
近日,湖南商人夏永新再度登上见义勇为表彰大会的发言席。虽然事迹变了,但他坦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情怀不变。在奉贤区召开的第32次见义勇为先进(群体)表彰会上,夏永新等3人的见义勇为先进防控新冠疫情事迹得到通报表扬。
任何人都不是“局外人”
湖南商人夏永新在上海工作生活已有十多年了。2013年,他曾在金汇镇“3.27”持刀伤人事件中英勇阻拦持刀行凶者继续行凶,为此先后荣获中国好人榜“上榜中国好人”、中国十大正义人物、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称号(提名)、感动奉贤十大人物、奉贤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爱心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夏永新不能回老家,便留在上海过年。在上海进入到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他看到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们夜以继日坚守岗位,不退缩、不松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他们的坚守也感染了我,在居委面向社区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时,我想着在这次的疫情防控中,任何人都不是‘局外人’,任何事都不是‘份外事’。”
夏永新明白,自己不是医护,不能上一线,“但我却能在社区志愿者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他主动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中,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里。
万只口罩驰援家乡
夏永新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情况,关心抗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当从电视新闻上得知,家乡湖南省紧缺防疫物资后,夏永新心急如焚,想着要为家乡的疫情防控出一份微薄之力。他先与湖南桃江县的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取得联系,了解桃江县紧缺哪些物资。随后便联系自己周围认识的亲朋好友,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渠道筹集防疫所需物资,最终筹集到200副护目镜和10000个一次性口罩。他第一时间联系物流公司将这批物资分两批从上海送出。由于当时疫情防控工作正是紧要关头,各路线防控检查比较严格,交通限制使这批防控物资的运输十分艰难,夏永新最后通过不懈的沟通,物资顺利地到达了湖南桃江县的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的手中。
“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只是尽了我的一份绵薄之力。但就是这样的一件小事,却受到了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我感到十分激动,也十分感谢大家。”夏永新说。他认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是人们的道德标杆。只有大家都能拥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情怀,才会拥有一个安定、团结、和平、稳定的社会,人们才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据了解,近日,在奉贤区召开第32次见义勇为先进(群体)表彰会上,夏永新、陈正龙、汪福兴等3人的见义勇为先进防控新冠疫情事迹,得到通报表扬。此外,自2019年初至2020年4月,有26名市、区级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群体)获得表彰。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