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新冠病毒肺炎的疫情给今年的高校毕业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压力,但有危也有机,市人大代表刘民钢建议充分利用好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这段“空窗期”,针对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学校教学与行业岗位要求脱节、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能力不强的问题,由政府、学校和企业联手,为应届毕业学生提供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培训。人社部门在回复中表示,目前,本市已经针对大学毕业生积极开展青年职业见习和学徒制培训等各类见习和培训计划。
刘民钢代表建议,对暂时无法就业的学生,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针对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学校教学与行业岗位要求脱节、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能力不强的问题,由政府、学校和企业联手,为应届毕业学生提供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培训。“就如目前本市师范类高校的毕业生在正式上岗以前,需要经过半年左右的岗前培训一样。把这种模式推广到所有需要通过培训弥补专业实践能力的学生中去。”
他提出,政、校、企联合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由企业提出培训需要、培训标准、实训岗位,并提供部分师资;学校提供场地和部分师资(企业也应提供一定的师资),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补助,三方联手,针对有需要的职业岗位开展半年到一年的各级各类岗位能力培训。
据了解,2017年起,本市将高校和中职院校毕业学年学生纳入青年就业创业见习范围,并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见习学员生活费补贴、见习基地带教费补贴等待遇。目前全市已有60所院校参加了就业见习计划,其中高校35所,中职院校25所。招用见习学生最多的见习基地包括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星巴克咖啡经营有限公司、上药控股有限公司及各大医院等。
2019年,市人社局会同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在企业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
市财政局回复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研究,制定完善了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本市已经实施了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本市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对在校学生开展培养,并给予培训费补贴。对校企合作全日制学员到定向企业进行实训,实训期间对企业给予运行经费补贴。同时,鼓励本市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所属毕业学年学生、本市应届离校未就业高等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人社部门认定的见习基地见习。财政部门按规定给予生活费补贴和带教费补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