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图纸,被两个员工复制后,“山寨”出了相似的加油枪,公司也由此损失了100多万元。这起跨度长达数年的商业秘密罪,日前终于尘埃落定。两名被告人被分别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四个月以及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企业的经济损失也得到了挽回。这也是自贸试验区首例侵犯商业秘密案。
昨天,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4件浦东检察院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这4起案例分别为全国首例涉网上培训平台题库的侵犯著作权的刑事案、自贸区首例侵犯商业秘密案、浦东首例假冒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案及销售假冒欧普灯饰系列案。案件的办理体现了浦东检察院在提前介入引导公安侦查、知识产权保护行刑衔接、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调解、权利人实质性参与诉讼、认罪认罚等方面的有益探索。
品牌加油枪遭遇李鬼
某油站设备有限公司是业内的翘楚,其拳头产品是一种独特的加油枪。2015年,该公司发现市场上出现了另一款加油枪与自己的产品极其相似,经过核查发现员工李某某、周某某就是背后的始作俑者。
2015年4月,被告人李某某、周某某违反与被害单位某油站设备有限公司签署的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在未经被害单位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复制具有相关商业秘密“秘密点”的甲型加油枪图纸。自行成立注册公司后,李某某、周某某分别担任该公司常务副总和研发经理,使用上述非法获取的图纸及技术信息等“秘密点”,生产制造并销售与甲型加油枪实质相同的乙型加油枪。
截至案发,两人的公司实际销售乙型加油枪2500把,非法获利人民币110余万元,造成被害单位经济损失140余万元。
浦东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检察官主办检察官施净岚介绍,此案系自贸区首起侵犯商业秘密案,该类案件往往侦办时间跨度长、取证难度大、定性要求高,为确保该起案件的顺利办理,她提前介入公安机关侦查,针对本案特点进行研判,并对公安机关在案件侦查过程中罪名认定、取证程序、法律适用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建议,为之后精准对两名被告人提起公诉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办理很重要的关键点就是对于被侵权的商业秘密的密点认定,以及侵权产品与密点之间同一性的认定。为解决这一专业性很强的难题,施净岚检察官积极探索案前多方会商机制,邀请被害单位、第三方鉴定机关以及侦办的公安机关,在充分听取被害单位被侵权事实和证据后,就案件中的技术难点,听取鉴定专家的咨询意见,作出精准判断。
由于本案被害单位系美国独资企业,在行业领域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施净岚检察官多次主动走访被害单位,听取诉求和释法说理的同时,积极启动认罪认罚程序,并促成本案两名被告人,主动召回已销售侵权产品,并向被害单位赔礼道歉和进行赔偿,取得被害单位刑事谅解。
近期,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分别判处李某某拘役四个月、缓刑四个月;判处周某某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
题库被抄 汇编作品亦有知识产权
上海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3月15日创作完成相关行业操作工网上培训平台题库,并于2018年7月25日完成作品登记。
2017年2月,犯罪嫌疑人张某、邱某在该公司任职期间,私下成立公司并注册一个名为“考证在线学习平台”的网站,在未经所在公司许可的前提下,复制所在公司相关行业操作工网上培训平台题库作为该网站后台题库,供购买其学习卡的用户登录使用。经审计,至案发为止,犯罪嫌疑人张某、邱某通过上述手段非法获利共计人民币120余万元。
浦东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检察官赵锐表示,该案系全国首例涉网上培训平台题库的侵犯著作权的刑事案件,属于知识产权领域新类型案件。“对于汇编作品知识产权的认定难度较一般作品更大,因为这些知识点本身就存在,所以就需要认定该汇编作品的选择和编排是否具有独创性。”赵锐说。
为此,专业化检察官办案组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有效发挥检察机关审前主导作用。邀请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知识产权领域专家教授、全市知识产权检察办案团队,召开课题研讨会,就案件中涉及的汇编作品独创性认定、犯罪金额计算等专业问题进行研讨,确保案件的精准指控。同时以案件办理为抓手,制发《检察建议书》,帮助企业堵漏建制。
最终浦东检察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对犯罪嫌疑人张某、邱某提起公诉,目前该案正在浦东法院法庭审理阶段。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