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律师服务

七旬老人滞留医院近两年

律师:子女可能涉嫌遗弃罪

本文字数:1517

  据“荔枝网”报道,2018年9月,南京紫金医院收治了一位因脑出血而神志不清的老人,经过近两年的治疗,这位77岁的老人病情得到控制,却一直处于半植物人的状态。令人不解的是,老人的三位子女一直拖欠费用,医院多次下达老人的出院通知,也无人搭理。

子女闹矛盾  老人没人管

这个老人名叫邓加林,今年77岁,两年来,他一直孤独地躺在病床上,吃喝拉撒都只有护工照顾,一些医疗支持已经基本停滞。南京紫金医院医生潘兴明告诉记者,患者处于典型的微小意识状态,疼痛刺激下患者有一些定位反应,视觉方面也有一些追踪反应。邓加林的原发病是脑出血病人,目前病程将近有两年时间了。

2018年8月,邓加林因溺水导致脑出血,也因此出现了神志不清的情况。同年9月,他从南京脑科医院转入紫金医院接受脑复苏治疗。“脑出血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前六个月是非常好的恢复期,6个月以后到一年属于后遗症期,这个患者基本有两年时间了,康复已经很难进一步下去了。”潘医生告诉记者,医院一直建议家属把老人接回家居家护理或者送养老院护理更妥当。但是邓加林的三个子女就是不肯出面结算费用。

邓加林的三个子女为何不肯出面结算医疗费用,为老人办理出院手续呢?记者联系到邓加林的大儿子和二女儿。原来,对于老人出院费用谁来承担,三个子女一直争执不下。

6月11日上午,医生现场给大儿子打了电话,催问何时来补缴费用,何时接老人回去?对此大儿子表示,“你们最好起诉我们。”

他在电话中表示,二妹在处理意见上跟他和三弟不一致。本来说好出院时三人分摊费用,可是二妹不愿意出那一份。父亲的身份证、银行卡、医保卡等都在二妹那里保存,父亲做手术一开始是家属垫付费用,然后通过医保报销,报销的费用有十来万元,目前全部掌握在二妹手上。这种情况下,二妹不愿意掏那一份出院费用,他们兄弟自然也就不愿意帮她垫这个钱了。

老邓的女儿表示,多年来一直是自己在照顾父亲,父亲的老宅也是自己出钱翻建的。“我和父亲感情很深,住院这两年除夕我都在医院陪父亲。”她说,早期很多治疗费用和其他费用都是自己在垫,相比之下,两个兄弟出力少多了。她表示,就算是报销的费用在她那儿,但肯定还是自己出得多一些。

老邓的三儿子告诉记者,主要是账目没算清楚,所以没达成一致。不过他和哥哥还是愿意继续协商。记者将他们的意见转达给老邓的女儿后,她也表示可以继续和兄弟协商解决此事。

若情节恶劣  涉嫌遗弃罪

在邓加林老人所在的南京江宁秣陵街道吉山社区,记者了解到,2018年8月,老人溺水意外发生后,刚入院治疗了十几天,房子的拆迁补偿方案下来了。老人分得了210平方米的安置房和30多万元的补偿款。三个子女初步约定,150平方米的安置房归二女儿,另外60平方米的安置房和补偿款由两个儿子分摊。

社区负责人邓可荣说,他们多次召集兄妹三人到社区,希望能解决拆迁利益分配,尤其是老人出院和以后护理的问题。“每次喊了都来,可是来了之后说不了几句就吵了,总是不欢而散。”

鉴于老人目前神志不清的状态,为了保障他的利益,当地政府暂时为其保管拆迁补偿款,补偿的安置房也仍在老人的名下。

江苏苏博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波认为,老人的三个子女即便达成财产的分配协议,也是无效的,因为被拆迁人是老人,三个子女在老人神志不清的情况下,私下协议分割老人的财产,属于法律无效行为。目前老人处于半植物人状态,子女们如此对待老人,既不提供住院费用,也不把老人接走出院,涉嫌遗弃罪。

在抚养自己长大的年迈父母面前,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孝心,而不是自私自利!希望老人的子女们能搁置矛盾,给予年迈的父亲更多的关心!毕竟身为子女的你们,也有老去的一天。换位思考一下吧!(李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服务 B06 七旬老人滞留医院近两年 2020-06-22 2 2020年06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