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吸毒人员都是‘没心没肺’之辈?我戒断毒品,就是因为张师傅从不间断的关心,和我侄女健康成长带来的鼓舞!”近日,记者在杨浦区长白社工点见到已戒毒康复多年的王女士。她思维敏捷,气色红润,说话声音中气十足,吸毒给人带来的那种负效应,在她脸上已很难发觉。“真的很感谢张师傅。”采访过程中,王女士几乎每讲述一个故事,都会由衷蹦出这句话。这位张师傅是谁?他就是两次荣获上海市(自强)优秀禁毒社工称号的张申泉。在完成对王女士的三年法定帮教期后,张申泉又坚持多年关心帮助王女士和家人,终于促成王女士如今过上了健康、安宁的生活。
戒断人员最需要陪伴和鼓励
王女士初识张申泉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张师傅与王女士的联系没有因为法定帮教期满而终止。“这些年来,张师傅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关心我们的生活。”王女士自己没有子女,早年想收养已故哥哥的非婚生女儿。是张申泉多方协调,为王女士的侄女办理了户口,让王女士重新有了一个“家”的寄托。之后,侄女上学、申请助学金和其他一应补助,也都有张申泉的积极协助。如今小姑娘顺利毕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医护工作者。
“我这辈子基本算毁了,但我最大的骄傲,是我总算把侄女带成才了。”王女士表示,她所知的戒断人员复吸,主要是因为孤独和无法摆脱曾经的交友圈两大因素。“但在我身上,这两者都没有。张师傅对我持续多年的跟踪帮助,阻断了我和过去圈子的联系。侄女也一直很乖很懂事。他们带给我的鼓舞和陪伴,都让我几乎不可能再沾染毒品。”
据悉,张申泉于2004年加入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是自强杨浦工作站的第一批社工。从事禁毒社会工作16年来,他秉承社会工作者“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践行自强社工“敬业、进取、专业、助人”的核心价值观,激发吸毒人员的潜能,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戒断毒瘾,重新融入社会。
在服务吸毒人员过程中,张申泉总是以高度的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和选择,始终同他们处于平等的地位,坚持把这种价值观融入服务之中,并且贯穿始终,得到了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在他的帮助下,目前已有三十多人成功戒断了毒瘾,其中有多人向他赠送了锦旗或感谢信。
为防疫贡献禁毒社工力量
农历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张申泉所在的长白禁毒社工队伍也积极响应自强总社号召,开始了居家办公模式。
社工们虽然无法与服务对象见面,但仍然通过手机、微信等各种方式,与服务对象保持联系和沟通,了解服务对象情况,宣传防疫期间的注意事项,舒缓对象的精神压力,并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对暂缓尿检的对象进行登记备案,及时排查外地离返沪人员。
在节后外来务工人员陆续返沪过程中,张申泉和同事们则有力做好了社区外来人员的排摸登记工作。张申泉还加入了长白社区保安队。在本市各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期间,张申泉和同事们放弃休息时间,深入社区防控抗疫第一线,每晚坚持与居委干部、志愿者一起值守在小区的出入口,对进入小区人员测量体温,登记外来人员信息,引导他们及时去居委会登记并接受居家隔离,防止外地来沪人员排查遗漏,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记者 夏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