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法治故事

“准男友”购物买衣 真老公退货变现

嘉定警方破获夫妻导演的“买衣骗局”

本文字数:1589

资料图片

  □见习记者  张叶荷

法治报通讯员  徐波

妻子约男网友逛店,老公负责在旁盯梢。这是唱的哪一出?近日,上海嘉定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抓获以婚恋为名,诱骗男网友见面买衣服,并退货得利的两名犯罪嫌疑人,破获去年以来发生在安徽、江苏、上海等地的系列诈骗案30余起,涉案价值12万余元。

网友初见面就花4000多元

6月10日下午14点,褚先生驾车来到宝安公路一大型商城见女网友。这名女网友自称“倩倩”,通过网络平台主动添加褚先生为好友。两人在网上相谈甚欢,几天后就相约见面。褚先生见到倩倩后,便和她一起逛起了商场。倩倩说正好要去买衣服,褚先生就跟着她到了商场二楼的一家女装店。

倩倩当场选购了价值3264元的四件时尚衣物,褚先生碍于情面为倩倩结账买了单。

两人又在别处逛了一圈后,倩倩表示刚才还有一件衣服想买,褚先生二话没说又回去帮倩倩买下了那件价值1138元的服装。可是,买下衣服没多久,倩倩就称有事要先离开,褚先生无奈之下和她分别。

不过,褚先生驾车准备离去时,却通过车辆的反光镜看到倩倩朝他开车的方向张望。她不是有事要先走吗?褚先生感觉有点不对劲,故意开车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商场。停好车后,褚先生步行到刚才和倩倩买衣服的女装店时,发现号称要离开的倩倩就在店里,而且她身边还有另一名男子,他们似乎也在买衣服。但是,倩倩之前拎在手上的衣物却不见了。

倩倩这一系列反常的行为让褚先生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于是连忙报警。

马陆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及时阻止另一男子被骗,并将叫“倩倩”的嫌疑女子抓获。

夫妻搭档上演“买衣骗局”

经查,被抓获的女子姓毛,当天她通过手机约了两名男子到该商城见面,企图通过同样的手法实施诈骗。

在侦查过程中,民警发现该毛姓女子骗得褚先生购买衣物后,再将衣物交给另一名男子,由该男子回到商铺,以原价85%的费用要求商店退货。

正当警方查找这名帮助退货的男子时,毛某的丈夫王某来派出所探询妻子情况。民警发现,王某正是帮助毛某回店内退衣服的嫌疑男子。

两名犯罪嫌疑人到案后,交代了利用手机互联网软件,专门从一些婚恋网站“钓”单身男士进行诈骗的行为。

毛某和王某交代,他们通过分析网站上公开的用户信息,比如照片、动态和聊天记录等等,评估他们的购买力,选定目标后就由毛某加对方为好友,假装单身,通过网上聊天互动获得对方好感和信任。接着,毛某约对方见面,并到商场购物,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会为毛某买单。然而,这些物品毛某并不会自用,而是和王某拿回去退货,从而“变现”。

去年以来,毛某、王某夫妇通过这样的方式,从芜湖、马鞍山、江阴、南京、无锡一路骗到上海,诈骗共计12万余元,这些钱都被他们挥霍一空。

目前,毛某和王某都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警方提醒>>>

警惕诈骗“反套路”

嘉定警方分析认为,该案作案手法比较新颖,相当隐蔽,不容易被发觉,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网络交友后约会见面,与普通电信网络诈骗“不见面”的套路不同,很容易使受害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即使花了一些钱也不想更多追究;

二是嫌疑人将自己包装成年轻时尚女性,专门寻找花钱大手大脚的中年男子,利用约会时男性愿意为女性买单的心理,或干脆以撒娇等方式考验对方对“双方感情”的投入意愿,诱使对方入彀;

三是嫌疑人诈骗地点多变,为防止暴露采取“旅行诈骗”的方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并事先踩点和询问商家退换货规则,以达到违法犯罪目的。

对此,警方提醒广大网友,对于网恋要冷静审视。一些违法犯罪人员往往将自己打扮成美女、帅哥等形象,接近被害人实施诈骗。如果通过网上聊天,感情短时间迅速升温,就要引起足够警惕,因为网上骗子诈骗最忌讳“恋爱长跑”。不论是见面还是不见面,要始终牢记一点,不要转账汇款或是急于为对方各种消费行为、特别是相对大额的费用买单,以免被骗了感情又失了钱财。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故事 B03 “准男友”购物买衣 真老公退货变现 2020-07-03 2 2020年07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