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日前,腾讯状告老干妈拖欠广告费,老干妈称腾讯遭遇诈骗。一时间,“逗鹅冤”成为热词在网上流传。从警方的通报来看,“罪魁祸首”竟是一枚假公章,3人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冒充该公司市场经营部经理与腾讯签订合作协议,这才引发了这起纠纷。记者从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了解到,因假公章而踩雷的企业远远不止腾讯一家,员工私刻公章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挂靠者私刻项目公章,法院认可买卖关系成立
上海某物资公司近日向浦东法院递交诉状称,该公司与山东某建筑公司签订了《钢材购销合同》,约定该公司为山东建筑公司承建的农贸市场项目独家供应钢材2000吨。上海物资公司先垫付500吨钢材款,并约定了垫资款的付款时间、山东建筑公司的购货限制、违约责任等条款。
而这些合同上都有山东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张某的签字以及建筑公司第二项目部印章。合同签订后,物资公司依约为建筑公司供货1061.664吨,但之后建筑公司则一直拖欠货款,直至起诉时,建筑公司尚欠物资公司货款184万余元以及违约金3.6万元未支付。
然而被告上法庭的建筑公司则表示两家公司不存在买卖关系。合同中加盖的是项目部的印章,不是该公司登记备案的公章印鉴,其也未授权、委托张某进行刻章。系争购销合同是以张某个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且钢材实际使用人也是张某,张某的行为不能代表建筑公司,建筑公司无需承担支付义务。物资公司主张的违约金、差额补偿款、律师费无事实法律依据,显失公平。
法院调查后发现,张某是挂靠在建筑公司。张某自述合同上的项目部印章是其按照物资公司的要求私刻。
法院审理后认为,购销合同中除原告外,其余相对方均未签章,因此该合同并未成立。但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物资公司应对其与建筑公司之间买卖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责任。现物资公司提供的购销合同中无建筑公司的公章或合同章,而是加盖了“建筑公司第二项目部”的印章,该印章两被告均否认系建筑公司加盖。
但是,原、被告均确认涉案工程系由建筑公司承建,工地上设有施工铭牌,也即确有项目部的存在;建筑公司虽认为项目经理并非张某,但两被告均确认建筑公司与张某之间系挂靠关系。涉案货物是送到建筑公司承建的涉案项目工地,建筑公司是涉案货物的实际使用人,因此法院确认,物资公司与建筑公司之间的买卖关系成立,建筑公司是系争购销合同的买受人。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建筑工程公司支付物资公司货款184万余元以及违约金和补偿款等。
员工为冲业绩私刻公章,老东家索赔经济损失被驳回
因为员工私刻印章,而引发公司与员工纠纷的事也并不少见。上海某信息公司就因此将已经离职的销售经理告上了法庭。
该信息公司表示,销售经理范某私刻公司印章以公司名义与一家药业公司签订《补充协议》,根据该公司的需求开通为期两年的WFT金融终端试用,并确保试用产品的功能及升级等等同于正式账号。之后范某利用职务之便为该公司开通9个试用账号。公司发现该情况后立即终止了药业公司对上述试用账号的使用。按照药业公司使用的4个正式账号支付总费用为15万余元的标准计算,范某的上述行为给公司造成34.2万元的损失,范某应当全额赔偿。
范某则表示,自己无开通客户购买的正式账号或试用账号的权限;他也未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9个试用帐号中获利。
法院审理后认为,范某在与信息公司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为促成其团队交易业务而私刻公司印章的行为,属于达到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之处罚程度的严重违纪行为。因该严重违纪行为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公司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
本案中,范某私刻印章的行为与公司客户获得免费使用9个试用账号存在因果关系,该时公司应当举证证明范某或以范某为负责人的销售团队,因向客户提供上述9个试用账号而造成了公司的相应经济损失。
由于公司确认客户在第二次购买服务软件时,客户是否可以再次获得免费使用的试用账号并无明确规定,即该公司并无规章制度规定包括范某在内的销售人员不能向再次签约的客户提供试用账号,在此情形下,范某或范某的团队销售人员向药业公司提供试用账号,并无不当。公司认可试用账号属于赠送性质,故意味着客户使用试用账号是免费的,不会造成公司的经济损失。
综上,由于公司没有提供充足的证据加以证明范某私刻印章及向他人提供9个试用账号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公司客观存在的经济损失,公司要求范某赔偿经济损失的诉讼请求,依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