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谒七里桥受降坊

本文字数:1169

  □刘向东

历史有时也会凑巧,八年抗战的爆发和胜利竟都与“桥”有缘。前者始于北京卢沟桥,后者终于芷江七里桥。在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我怀着神往和景仰的心情专程到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七里桥,拜谒被誉为世界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平壤)之一的“芷江七里桥受降坊纪念坊”。

纪念坊位于1938年竣工启用的芷江飞机场东侧七里桥的舞水河畔。据介绍,河上的七里桥在1943年被日本飞机炸毁。现存一尊残缺的石头桥墩是古桥遗址。古桥墩凝重而深沉,像不屈的勇士,岿然不动。回眸远方,曲折蜿蜒的舞水河千里迢迢依山绕道,仿佛在诉说着不朽的沧桑烟云。两岸群山连绵,峰峦嵯峨。由于七里桥地势险要,自古就是“黔楚咽喉”和“黔滇门户”的军事重镇,也是二战时期盟军基地和“湘西会战”的指挥中心。1945年4月,日暮途穷的日本法西斯妄图夺占我芷江空军基地,打通侵占我大西南的大门,投入重兵在湘西雪峰山一线与我军进行了历时55天的“湘西会战”。我国军民和美军陈纳德指挥的空军“飞虎队”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纪念这一历史性的胜利,1946年2月国民政府修建了这座纪念坊。整座坊体均由花岗岩石条垒砌,气势庄重,呈“血”字型,象征着中国军民用鲜血换来的胜利。坊体柱石上镌刻有蒋介石、李宗仁、何应钦等国民党军政要人的题词和《芷江受降坊记》铭文,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不朽功绩。

步入坊门,便是宣告日本侵略者彻底失败的受降会场。会场是1938年建造的三排黑色双层木结构西式平房。原先是“飞虎将军”陈纳德领导的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和营房。营房正面由西朝东,正中的会议室为受降会场,北侧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南侧为何应钦办公室和部分美国官兵办公室。1945年8月21日,侵华日军今井武夫副总参谋长等奉命由南京飞至芷江在此向我军屈膝乞降,并交出了在华的全部兵力部署图,接受了我方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命令的《备忘录》。芷江受降宣告了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写下了我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敌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最光辉的一页。

会址正东是雄伟庄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馆内分设“八年抗战”“中国受降”“毋忘历史”等展厅。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一展厅陈列的美国空军“飞虎队”和中国军民并肩抗击日军的战绩实物、电文和图片等文物史料。凝视着一幅幅“飞虎队”悲壮的场景,耳边又仿佛响起了“飞虎队”痛击日寇的隆隆炮声和中国军民不畏强敌英勇鏖战的呐喊。睹物思人,抚今追昔,使人感慨万千,肃然起敬。

沿着通往纪念碑林的山坡拾级而上,徜徉于青山浓荫之中,既是在欣赏风景,更是在阅读历史。“八年国难记倭仇,半纪扬眉数九洲。历尽艰辛举伟业,毋忘血泪写春秋。”默诵着这震撼人心的碑文,我坚信:历史不会忘记,炎黄子孙的中华魂将会奔腾不息,万古流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 谒七里桥受降坊 2020-07-07 2 2020年07月07日 星期二